以下為全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2016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表揚激勵的通報
國辦發〔2017〕3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為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進一步健全正向激勵機制,鼓勵地方因地制宜、大膽探索,競相推動科學發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加大激勵支持力度的通知》(國辦發〔2016〕82號),經國務院同意,對2016年落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總需求、促進創新驅動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取得明顯成效的26個省(區、市)、90個市(地、州、盟)、127個縣(市、區)予以通報表揚,并采取相應措施予以激勵支持。希望受到表揚激勵的地方珍惜榮譽,發揚成績,再接再厲,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各地區、各部門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敢于擔當、主動作為,勇于創新、狠抓落實,扎實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附件:2016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地方名單及激勵措施
國務院辦公廳
2017年4月24日
(此件公開發布)
2016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
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地方名單及激勵措施
一、推動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工作及時到位、落實事中事后監管等相關政策措施社會反映好的市、縣(市、區)
北京市西城區、天津市濱海新區、河北省石家莊市、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上海市浦東新區、江蘇省張家港市、浙江省桐廬縣、安徽省蕪湖市、福建省泉州市、山東省青島市、河南省三門峽市、湖北省襄陽市、廣東省東莞市、海南省三亞市、重慶市綦江區、四川省成都市、云南省曲靖市、陜西省紫陽縣、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按行政區劃排列,下同)
2017年對上述市、縣(市、區)優先選擇為企業登記注冊便利化改革,社會共治、風險分類監管、大數據監管等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試點地區,優先授予外商投資企業登記注冊權限,優先考慮批準設立商標注冊申請受理窗口。(工商總局組織實施)
二、超額完成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目標任務量,工作成效總體較好的省(市)
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廣東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山西省、山東省、河南省、重慶市、陜西省(化解煤炭過剩產能)。
2017年對上述省(市)在安排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時,根據超額完成目標任務量情況給予該省份當年基礎獎補資金一定比例的梯級獎補資金。超額完成2016年去產能目標任務量5%以內的,按超額比例給予獎補;超額完成2016年去產能目標任務量5%—10%的,按超額比例的1.25倍給予獎補;超額完成2016年去產能目標任務量10%以上的,按超額比例的1.5倍給予獎補,梯級獎補比例最高不超過30%。(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織實施)
三、積極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內貿流通體制改革和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落實外貿回穩向好及外資政策措施成效明顯的省(區)
河北省、安徽省、山東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
2017年對上述省(區)優先支持其行政區域內1家符合條件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擴區或調整區位,優先支持其行政區域內1家符合條件且已進入培育期的省級經濟開發區提前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商務部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