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的白洋淀,綠柳婆娑,碧波蕩漾,放眼水鳥嬉戲,聽聞蛙聲一片。
襟帶崇墉分淀泊,闌干依斗望京華——
河北安新縣白洋淀涼亭上的這副楹聯,在這個春天里,與位于東北方向100多公里的首都北京,有了不同尋常的關聯。
2017年4月1日,新華通訊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消息一出,猶如平地春雷,響徹大江南北。
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的雄安新區,迅速成為海內外高度關注的焦點。
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這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深謀遠慮,著眼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立足大歷史觀,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以規劃建設河北雄安新區為重要突破口,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新模式,謀求區域發展的新路子,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極。
燕趙大地上,春潮涌動,正奏響開創歷史、引領發展的澎湃樂章……
把握時代大趨勢的歷史性舉措——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重大選擇
“這是黨的十八大后中央抓的一個新區建設。雄安新區是黨中央批準的首都功能拓展區,同上海浦東、廣東深圳那樣具有全國意義,這個定位一定要把握好?!薄?016年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
華北平原,雪后初霽,萬物潤澤。
2017年2月2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南海出發,驅車100多公里,專程到河北省安新縣實地察看規劃新區核心區概貌。
在大王鎮小王營村,總書記走進一片開闊地,極目遠眺。這里就是規劃中的雄安新區起步區的核心地塊。
在展開的一張規劃圖前,習近平仔細察看區位、規劃狀況,詳細了解人口搬遷安置、區域內的地質水文條件等情況。
“這地方老百姓生活得怎么樣?人口密度有多大?拆遷人口有多少?”習近平總書記向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詢問。他叮囑:設立雄安新區,一定要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當天中午,習近平在安新縣主持召開了一場小型座談會。他強調指出,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戰略選擇,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性工程。
大發展需要大戰略,大戰略需要大手筆。
37年前,位于華南的深圳經濟特區,從昔日小漁村起步,發展成繁華都市,引領著珠三角經濟增長極崛起,成為中國開啟國門走向開放的重要標志。
25年前,位于華東的上海浦東新區,從一片曠野地蝶變成匯聚財富的金融中心,輻射帶動長三角躋身世界六大城市群,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新象征。
位于華北的京津冀大地,坐落著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北方重要城市,但多年來地區間發展不平衡:一面是京津兩極“肥胖”,人口膨脹、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突出,一面是周邊地區過于“瘦弱”,呈現顯著差距。
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正是今天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大時代背景下爬坡過坎的必然選擇,也是在中國北方打造新增長極的迫切需要。
著眼全局,運籌帷幄——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謀劃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到提出選擇一個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再到部署雄安新區建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宏闊的戰略格局、強烈的使命擔當,籌劃部署、把脈導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京津冀三省市考察調研,多次主持召開會議研究和部署實施,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傾注了大量心血。
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調研時指出,要譜寫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京津“雙城記”。同年8月,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發展問題時,他強調要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2014年2月,他考察北京市并主持召開座談會,明確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
在推進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戰略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任務是重中之重。而選擇一個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的構想也逐漸浮出水面。
對首都北京,作為“老北京”的習近平感情至深——
“凸”字型的格局,“九經九緯”“左祖右社”的考究……擁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6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承載著古人的智慧和先進的理念,體現著中華風格、首都氣派。
然而,21世紀的北京,雖前所未有繁華,卻面臨“大城市病”的種種困擾。
如何在時代的演進中煥發出千年古城的歷史底蘊?正在快速邁向民族復興的中國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怎樣破解城市規劃建設中的難題從而推動協同發展?一系列時代追問,縈繞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心頭。
“建設和管理好首都,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要堅持和強化首都核心功能,調整和弱化不適宜首都的功能,把一些功能轉移到河北、天津去,這就是大禹治水的道理?!绷暯娇倳浽诳疾毂本r的講話高屋建瓴。
宜疏不宜堵,構建大格局。
2014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對《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總體思路框架》批示指出:“目前京津冀三地發展差距較大,不能搞齊步走、平面推進,也不能繼續擴大差距,應從實際出發,選擇有條件的區域率先推進,通過試點示范帶動其他地區發展”。
經過不斷思考,在2014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問題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降低北京人口密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適應。
方向愈加清晰,思路更加明確,在京外設立一座新城的戰略構想逐漸成熟。
2015年2月10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9次會議審議研究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多點一城、老城重組”的思路。“一城”就是要研究思考在北京之外建設新城問題。
2015年4月2日和4月30日,習近平先后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他再次強調,要深入研究論證新城問題,可考慮在河北合適的地方進行規劃,建設一座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的現代新城。
2015年6月印發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構想,明確提出:“深入研究、科學論證,規劃建設具有相當規模、與疏解地發展環境相當的集中承載地。”
在相當一段時間里,“集中承載地”成為了“新區”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