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人員,我這些年對中國經濟的建議和意見比較多,所以外界認為我對中國的經濟很悲觀。甚至一些朋友認為我是在唱衰中國經濟,我想借此機會做一點聲明。同在座的每一位朋友一樣,對像我這樣出生在六十年代中期,差不多有十多年吃不飽飯的經歷的人而言,是沒有任何理由唱衰中國經濟的,也沒有任何理由來否定中國經濟在過去三十多年取得的偉大成就。
之所以要提出今天中國經濟面臨的重大的困難和風險,是因為我對中國的期望非常之高。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優秀文化財富的文明古國,我們先祖是非常驕傲的,任何事情,我們是不會和我們同水平,或者比我們水平低的國家相比的,我們現在的標的只有一個--就是美國。
讓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最富有的國家,我想這是我們真正的中國夢。正因為我們有這樣的中國夢,有這樣的自豪心態,驕傲心態,我們才在深刻的研究,深刻的分析,或者研判中國經濟正面臨的困難和風險。
我們希望能找到解決的途徑,找到方法去克服這種困難和風險。
“L型”守得住嗎?關于當下經濟的四個判斷
對今天中國經濟現狀,我總共有四個基本的判斷。第一個,是關于增長速度。
增長速度和經濟下行的壓力,仍在持續加大,我想這是一個基本的判斷。一會我們連平教授也要和大家談經濟增長的問題。我看到連平教授演講的標題里有“L型”,現在大家都認為中國經濟會走出一個“L型”,人民日報的權威人士也講中國的經濟將是“L型”,但是我認為,從目前的各個數據來看,從微觀企業的投資情況來看,前面發言的領導也提到,今年上半年,民營投資的增速只有2.8%,而且我們消費的增速也回落到了個位數,我們的出口是負增長,全球經濟整體非常低迷,在這種對比下,我的基本判斷是“L型”,沒有!“L型”守不住!中國經濟的整體是一個持續的下行,不是“L型”!
我們現在所能作到的最好的結果是,希望不要急劇的,快速的下行,這是第一個判斷。
第二個基本的判斷是,宏觀的經濟政策--貨幣政策、信貸政策、財政政策效果越來越差。
我想這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基本共識,上半年貨幣信貸政策出來以后,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這也是一位非常嚴謹的學院型官員,特別引用了一些貨幣信用方面的數據,比如說M1增速超過25%;M2增速超過13%,說明我們的各路資金,趴在賬上,根本就沒有流入實體經濟。中國經濟“脫實向虛”的情況,有愈演愈烈的態勢。
這說明我們的貨幣政策、信貸政策、財政政策所造成的效果,在大幅度地下降。
上個禮拜在杭州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我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先生非常明確地講到,現在全世界的財政貨幣政策效果,都是非常不理想的,我想這個判斷,也是我今天下面要用數據和大家談到的重要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