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資料信息部副主任蘇怡近半年來忙得不可開交,但她很開心,因為在與包括騰訊公司在內的合作團隊、設計師的溝通中,總有許多創意的火花在古老文明與互聯網思維模式的碰撞中產生:《韓熙載夜宴圖》中的女子走下了屏幕;久居深宮的嬪妃娘娘戴上了VR(虛擬現實)眼鏡;小宮女們認真地玩著手機游戲。
相信很多人的微信表情中都有辣小丫宮廷版表情,這便是故宮這個大IP的衍生品之一。當然,到2020年就將600歲的故宮不只會“賣萌”。
“與騰訊的合作可能是故宮萌萌噠、可愛的一面,這也是與90后、00后最好的溝通方式;而6月底與阿里巴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天貓和阿里旅行平臺開設的故宮官方旗艦店,包含出版、文創、票務三個部分,則全面反映了故宮服務以及文創的綜合風貌。”負責故宮博物院官方旗艦店運營的北京故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故宮出版社副總編輯劉輝說。
一直關注文創企業發展的新暉資本創始合伙人徐慧向本報記者表示:“博物館是帶有中國文明標識的重要IP,故宮與阿里、騰訊的合作只是博物館成為超級IP的開始。”
故宮“萌萌噠”
談起與騰訊的合作,參與談判的蘇怡表示,因為公益性質更濃,雙方可謂一拍即合,“故宮有深厚的一面,但也應該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故宮,故宮很想與90后、00后溝通對話,不僅僅是以參觀展覽的方式。”
毫無疑問,互聯網是與年輕人溝通的最好方式,故宮這兩年一直都以開放的心態在發展,希望通過社交平臺傳遞出一個有溫度的紫禁城。比如,開通故宮官方微信,并與官方微博、其他社交媒體一起作為“微故宮”來運營。
從某種角度來看,作為享譽世界的知名皇家宮殿,故宮官方必須是一個“大V”,但有些遺憾的是,即便故宮團隊如何帶有情感地運營,粉絲數比三年前漲幅達到了70%,且在博物館圈遙遙領先,但粉絲總數仍只有200多萬。這個數字只是一些影視明星粉絲量的幾十分之一。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故宮官方微博曾創下單條轉發量超18萬的紀錄,但次數極少,且多數轉發量高的內容都與熱播影視劇有些關系,比如《甄嬛傳》。
這讓工作人員很矛盾,故宮有著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有超過180萬件藏品,在全國保存一級文物的1330個收藏單位中,故宮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包括很多絕無僅有的珍貴國寶。
人們對瑰麗豐厚的故宮博物院沒有興趣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光是故宮的參觀量都是以每年100萬人次的速度在攀升,以至于為了保護這座珍貴的文化遺產,去年6月開始采取了每天限流8萬人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