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價格最為直接的因素是供求關系,在一、二線城市人口凈流入,需求旺盛的情況下,土地供應相對不足助漲了地價
盡管熱點城市房價上漲,但大量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壓力依然較大,有關部門應引導房地產回歸“居住”核心功能
今年二季度以來,幾乎每隔幾天,一個新“地王”誕生的消息就會出現在新聞里。一、二線城市的“地王”似乎遍地開花了,有業內人士預測,今年可能是歷史上“地王”數量最多的一年。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過去土地出讓溢價率超過100%就很少,但目前低于100%很少,很多都超過了200%的水平。中原地產數據顯示,截至6月28日,50個大城市合計土地出讓金已經達到了9655.9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幅飆升了38.5%。
影響價格最為直接的因素是供求關系。業內人士表示,在一、二線城市人口凈流入,需求旺盛的情況下,土地供應相對不足助漲了地價。上海市近期發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上海市建設用地已到“天花板”,建設用地將實行減量化。5年內,上海新增建設用地只有約60平方公里。杭州市國土資源局提供的一份資料也顯示,2020年杭州市中心城區規劃面積400平方公里,但到2014年底,中心城區建設用地面積已經達到385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面積85平方米,剩余空間非常有限。
同時,因今年以來熱點城市的樓市銷售火爆,南京、合肥、廈門、蘇州、武漢等城市,庫存消化周期都只有幾個月,不少房地產企業紛紛尋求補倉機會,客觀上造成了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競爭激烈。
數據顯示,2016年前5月,全國土地市場中總價超過15億元的105宗高價地塊中,有52宗被國企獲得,合計成交金額達1785.8億元,占比為54%。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一、二線城市房價和地價持續上漲也有流動性比較充足方面的原因。今年一季度,我國銀行信貸和社會融資寬松程度史無前例,新增貸款規模4.61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總額6.5萬億元,均超過或接近歷史最高水平。2013年8月開始,A股融資對開發商“開閘”,很多房企完成上市或多輪融資。除此以外,企業還可以發債融資,如中海地產發行的70億元公司債,利率低至3.4%。同時,優質資產又較為稀缺,一、二線城市的土地自然備受關注。
未來全國房地產市場將更趨分化,盡管熱點城市房價上漲,個別區域甚至供不應求,但大量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壓力依然較大。有關部門應引導房地產回歸“居住”的核心功能,注意因城施策、因地制宜,房地產增速較快的城市,要注意防過熱,而庫存壓力較大的城市要積極去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