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務工人員愿意留在城市的不足四成,而第三代務工人員愿意回老家的只有四成。暑假開始,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正在全國展開“關于進城務工人員行為決策”的調研。第一階段的調研結果顯示,進城務工人員行為決策的代際差異明顯。
25歲以下進城務工人員,六成以上愿意留在城市
帶隊老師、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主任周紹東老師介紹,此次調研是一個申請了國家級社科基金的課題。第一階段,課題組的調研對象是南京市的外來務工人員,范圍涵蓋鼓樓區、江寧區等全部10個區。收集問卷共計1080份,有效問卷1038份。其中16-25歲、26-45歲、45歲以上3個年齡段問卷占比分別為33.3%、49.7%、17%。
調研結果顯示,選擇“愿意留在城市”的進城務工人員占到總數的50.5%,回到農村和選擇到離家鄉較近的小城市分別為28.5%和21.0%。從總數上看,雖然有一半務工人員愿意留在城市,但實際上,三代進城務工人員之間差異不小,尤其是新生代進城務工人員有別于老一輩們。
數據顯示,與第一代和第二代進城務工人員相比,第三代進城務工人員更多地選擇留在城市,占到61.3%;第一代和第二代進城務工人員分別只有36.9%和47.9%的人選擇這樣做。
周紹東分析,新生代進城務工人員渴望留在城市,主要原因是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農村土地已流轉。一方面,相對于父輩較高的受教育水平,讓他們有了更為先進的價值觀和更為明確的人生目標。這就讓他們對擁有更高生活水平的城市生活產生向往。另一方面,務農經歷的缺乏和農村土地的流轉則基本“切斷”了他們回農村生活的道路。
四成以上想做服務業,半數想自主創業
在未來從事行業的選擇上,進城務工人員總體上選擇服務業、建筑業、農業和制造業的比重分別為45.0%、13.1%、6.6%和35.4%。代際之間的差異性依然十分顯著,在第三代進城務工人員中,55.2%的人選擇進入服務業工作,超過一半,而選擇農業的僅有1.4%;第一代進城務工人員中,選擇進入以上四類職業的人數比例基本上是均衡分布的;第二代進城務工人員介于第一代和第三代之間,但顯著偏好于制造業,這一比例達到了37.8%。
在選擇工作方式上,總體上看,選擇被雇傭和自主創業的比重分別為28.5%和50.5%。代際之間的工作方式差異性較大,44.2%的第三代進城務工人員選擇自主創業的工作方式,而只有23.9%的第一代進城務工人員會這樣做。
此外,課題組還發現,在個人情況方面,相對于女性而言,男性進城務工人員更傾向于在未來選擇被雇傭的工作方式,服務業從業人員最傾向于在未來選擇被雇傭的工作方式,而建筑業從業人員、已婚者更傾向于選擇自主創業。
據分析,在建筑行業的務工人員,因為工資更高,有容易積累一定的資本,也正因為工作更辛苦,對自主創業更加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