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周邊重點疏解、簋街將疏功能控人口、動批眾合市場年底完成疏解、錦繡大地果品肉類水產蔬菜市場今年關停、潘家園列入5年疏解方案年內騰退千個攤位。在今天上午召開的“疏解非首都功能”會議上,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及被定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一一拿出了疏解方案。面對一項項疏功能、減人口的“瘦身健體”任務,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一邊聽取各區主管領導的匯報,一邊不停地追問“能完成嗎?有困難嗎”?
市公安局表示,建議針對目前北京存在的“人戶分離”問題,進一步加快立法。目前已經起草了“實有人口服務管理工作意見”,正在和市法制辦溝通協調,力爭以政府令的形式出臺。此外,還將盡快建立“實有人口動態監測系統”,也將爭取盡快出臺。
李士祥表示,調整疏解的落腳點就是人口調控,轉型升級的落腳點是穩定增長。7個區處于示范標桿的位置,因此任務格外繁重。北京市目前正在研究“北京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見”。結合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要推出這個意見。
李士祥強調,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去”上下功夫,瘦身健體。“去”的實質就是減少低端無效供給,作為北京,更要從城市功能的層面,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嚴格控制城市發展的邊界和開發強度,有效降低城六區人口密度,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疏功能的目的是要以疏來騰退空間,集約資源,為構建高精尖的經濟結構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創造條件。疏解的同時,還要控制人口,而且明確了城六區常住人口今年要由增到減,實現“拐點”,去年東西城已經實現了,今年朝海豐石要實現。
同時,還要在“治”上下功夫,補齊短板。李士祥表示,服務業、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短板都要補齊。在補齊短板方面有6個重點,包括交通治堵、停車設施、大氣治理、買菜便利、養老服務、社會辦學。
李士祥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要在“進”上下功夫,提質增效。在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上求“進”,特別是在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金融業、高端制造業等新經濟領域。在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上要“進”。在彰顯首都文化魅力上要“進”。在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上要“進”。
東城
簋街列入“疏功能控人口”名單
東城區常務副區長陳之常表示,東城按照常住人口下降3.5%的指標,即凈疏解常住人口3.2萬人,疏解影響人口12.9萬人進行了任務分解和部署。其中,故宮周邊、永外地區等是今年東城重點疏解區域。而百榮世貿商城、永外城文化用品市場、南鑼鼓巷主街、簋街和東華門小吃街等則為今年東城“疏功能、控人口”的6大項目。陳之常表示,今年,全區的17個街道年內均要創建1個街道級“四無示范片區”,片區內實現無開墻打洞、無無證無照經營、無直管公房違規轉租轉借、無地下空間散租住人的目標。
在文物騰退方面,將加大對中央及市屬單位占用諸如故宮周邊、段祺瑞執政府等文保院落的協調力度。其中,段祺瑞執政府部分被有關單位所占據,目前有一棟文保建筑已經騰空,正在對其進行修繕;故宮周邊的太廟等地也正在與故宮協調進行騰退。
隨后,陳之常又提出,南鑼鼓巷保護整治項目仍需12億元的支持資金。李士祥立刻拍板:“12億資金一分不少,盡快撥出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