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 要聞 > 快訊 > 正文
國務院發布《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實施評估報告》
來源:國新網    時間:2016-06-14 13:38:35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月14日公布《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實施評估報告》。

  (五)受教育權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穩步落實。201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并發布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2015年,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為99.88%,初中毛入學率為104%,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3%。

  學前教育進一步發展。實施第一期、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2-2015年,中央財政共安排學前教育發展專項資金621億元,重點支持中西部農村地區加快構建縣、鄉、村學前教育服務網絡,并對各地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孤兒和殘疾兒童入園進行獎補。2015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2.37萬所,在園幼兒4264.83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75%,提前實現65%的計劃預期目標。

  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受教育權得到保障。2012-2015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346億元,近90%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得到政府財政保障。對符合當地政府規定接收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的,免除學雜費,不收借讀費。2015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中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為1367.10萬人,80%在公辦學校就讀,各地還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積極安排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普惠性民辦學校就讀。截至2015年年底,已有29個省(區、市)開始解決隨遷子女在當地高考問題,共有近8萬名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

  貧困地區的辦學條件得到改善。2012-2015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1020億元改造義務教育薄弱學校。2014年11月,有關部門聯合印發《關于統一城鄉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的通知》,將縣鎮、農村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統一到城市標準,并向農村邊遠貧困地區傾斜。2012-2015年,中央投資140.4億元,建設邊遠艱苦地區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24.4萬套,可入住教師30萬人。2013-2015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43.92億元(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支持連片特困地區對鄉村教師發放生活補助,受益教師100多萬人。

  中西部地區教育快速發展。中央安排100億元支持24個中西部省區(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00所左右地方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安排56億元支持沒有教育部所屬高校的13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建設1所地方高水平大學。實施“對口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教育資源充裕的地區將部分招生指標投向中西部錄取率較低地區和人口大省;2012-2015年,協作計劃共落實招生指標75.5萬人,高考錄取率的省際差距逐年縮小。

  高中和職業教育條件不斷改善。2012-2015年,中央財政共安排中西部地區普通高中改善辦學條件補助資金120億元,支持中西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1542所學校改善辦學條件,共惠及600多萬名在校學生。中央與地方共同安排資金設立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年生均1500元,自2015年春季學期起提高到2000元。

  2012年和2013年,中央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14億元,支持建設1500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2012-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安排專項資金170多億元,支持1814所中職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國家投入23億元,深入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截至2015年年底,共組織34萬多名職業院校教師參加系統化培訓,推動580家大中型企業參與教師培訓,完成300個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優勢特色專業點建設。2012-2015年,中央財政共下達中職免學費補助資金417億元,免除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在校生中所有農村學生和城市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對全日制一、二年級在校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2013年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2015年起提高到每生每年2000元,覆蓋近40%的學生。

  普通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進一步健全。自2014年7月起,國家助學貸款標準調整為全日制本專科學生每人每年最高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12000元。自2015年7月起,學生在讀期間貸款利息全部由財政補貼,最長期限延長至20年。自2014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新的全日制研究生國家助學金政策,資助標準為博士生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碩士生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

關鍵詞: 國務院 人權行動計劃 人權保障 教育 婦女兒童
分享到:
[責任編輯:齊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裝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 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