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 要聞 > 快訊 > 正文
國務院發布《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實施評估報告》
來源:國新網    時間:2016-06-14 13:38:35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月14日公布《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年)實施評估報告》。

  民族地區教育條件進一步改善。2012-2015年,中央財政投入10.25億元,支持5個民族自治區“國培計劃”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共培訓中小學幼兒園教師87萬余人次。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為民族地區輸送教師4.2萬人;“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為民族地區輸送農村教師4364人。2011-2015年,實施教育援疆項目528個,投入資金108億元,培訓教師13萬人次,選派支教教師5300人。截至2015年,各類教育援藏項目達405個,援助資金9.38億元,培訓人員6829人次,人員援助3585人次。各類教育支援青海項目134個,援助資金6.7億元。

  少數民族文化得到保護。截至2015年年底,布達拉宮等9項分布在民族地區的自然、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等14項和羌年等4項少數民族項目分別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民族地區建成10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在已經公布的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中,全國共有479項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524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入選。全國少數民族古籍解題書目套書《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總目提要》于2014年全部出版。

  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得到保護和發展。推進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準化和信息處理。立項研制了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彝等少數民族人名漢字音譯轉寫規范。開展現代蒙古語常用詞詞表、藏文拉丁轉寫標準、現代維吾爾文學語言正字正音標準等研制工作。建設中國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數據庫。設立并實施“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截至2015年年底,有54個少數民族使用80余種本民族語言,21個少數民族使用29種本民族文字。全國有近200個廣播電臺(站),使用25種少數民族語言播音,出版民族文字圖書的各類出版社有32家。全國已建成11個少數民族語言電影譯制中心,可進行17個少數民族語種、37種少數民族方言的譯制,2012-2015年共完成3000余部(次)電影的少數民族語言譯制。

關鍵詞: 國務院 人權行動計劃 人權保障 教育 婦女兒童
分享到:
[責任編輯:齊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裝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 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