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部署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有關工作。由黨的總書記出面,討論一個特定城市建設問題,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央政治局會議第一次。此次中央政治局的會議公告提供了豐富信息和諸多需要探討的內容。筆者以為,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設,或許意味著“新北京”呼之欲出,首都特區悄然問世。
一、 建設城市副中心已成為國家戰略重要組成部分
北京副中心建設上升到中央政治局層面,意味著這件事不僅具有區域性意義,更有全局性意義。
對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央高度重視。中央政治局會議公告提出:“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不僅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需要“。換句話說,北京市副中心建設已經不單是北京市自己的事情,而是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十三五規劃把京津冀協同發展納入國家三大發展戰略一。把通州副中心建設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意味著通州副中心建設,對京津冀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聚集通州,按照交通便捷、功能完備產城融合、職住平衡要求,緊密圍繞市屬行政事業單位及相關服務部門的疏解轉移需求,加快推進市行政副中心建設”。一年之后的5月2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已將建設市行政副中心改為建設城市副中心。這一提法的調整實際是一個很大的躍升,更是對未來城市定位。
“副中心”所承擔的職能不僅負責北京市的行政、經濟、文化等核心職能,而且還將構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其在各方面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都將強化。近期通州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即是為這種定位騰出空間。
行政副中心主要是把行政功能搬過來,城市副中心則是把幾乎所有的城市功能都搬過來。中央政治局新的提法顯示,不僅是行政中心搬過來然后建點配套,而是非首都功能全面搬遷,讓通州成為北京的第二個中心,并且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中心節點。隨著時機成熟,北京城市副中心或許將會升格為新北京城市中心。
二、副中心的建設規劃,實際是新北京城市中心的規劃
通州副中心如何建設,關鍵是做好規劃。2016年6月1日上午,在傳達學習貫徹中央政治局會議關于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有關工作的學習會上,北京市委提出“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性工程?!笔形瘯浌瘕堅趯W習發言時提出,“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也是北京實現更高水平、更可持續發展的歷史契機、重大抓手。要深刻認識建設副中心是歷史性的戰略選擇,以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的水準設計建設,真正建成標桿工程,成為城市建設的典范”。
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看作是歷史性工程,看作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這實際是對新北京城市中心建設的要求。也只有新北京城市中心建設才會有如此高標準要求。
通州副中心如何建設,中央政治局會議公告提出,“要遵循城市發展規律,牢固樹立并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以創造歷史、追求藝術的精神進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規劃設計建設,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組團集約緊湊發展的生態城市布局,著力打造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示范區、新型城鎮化示范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公告的上述內容,實際提出了副中心規劃將突出“改革創新”、“統籌協調”、“綠色發展”、“文化傳承”和“宜居社區”五大發展理念。
改革創新。以市政管線建設為例,城市副中心將由直埋向綜合管廊建設轉變,統籌利用地下空間資源,杜絕“馬路拉鏈”,降低對城市日常交通和景觀的干擾,綜合管廊覆蓋率將達到80%。
統籌協調。通州要加強與中心城的聯系,還要加強與整個東部地區,如順義、大興等地區的聯系,建設交通體系。此外,還有跟廊坊市“北三縣”(三河、大廠、香河)的協調,將加強跨界地區統一管控,統一規劃,實現“規劃一張圖”,共同疏解、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和大尺度建設綠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