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展望‘十三五’發展譜新篇”系列形勢政策報告會的最后一場特意選擇在通州召開,市規劃委副主任王飛對正在編制中的北京市總體規劃和城市副中心規劃進展與亮點進行詳細解讀。
京津冀協同發展
打破“一畝三分地”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新版總體規劃的另一亮點是“區域協同”。新版的規劃會打破“一畝三分地”,站在更大尺度上統籌考慮城市空間布局。王飛解釋,北京周邊的跨界城市組團作為維護區域生態安全格局的重點地區,受首都的輻射帶動影響,必須要加強統一規劃和共管共治,統籌協調建設實施的時序,促進規劃合作非常重要。
“我們積極與河北廊坊、保定、天津武清等北京周邊市縣開展規劃對接,建立機制,努力實現‘規劃一張圖’。”王飛說。
記者了解到,未來通州與北三縣將加強跨界地區統一管控,統一規劃,實現“規劃一張圖”,共同開展生態紅線和城市開發邊界劃定工作,嚴控城市發展規模,并在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區、東部地區和北三縣之間建設大尺度綠色空間,從而保證地區的生態安全與合理開發。
推進區域交通一體化
在交通方面,重點是推進區域交通一體化建設,強化交通與城市功能的協調配置。北京城市副中心位于京津發展軸和京唐秦發展軸在北京市域內的交匯點,特別是副中心與首都機場和新機場的交通連接,將有利于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一是加強與區域的快速連接,重點推進京唐城際等規劃建設,實現與津冀互聯互通。二是加強與東部地區順義、平谷、大興、亦莊新城的交通可達性,特別是兩個機場的交通聯系。三是加強與中心城區的聯系。通過軌道交通建設和一批道路的提及改造,提升交通運行效率,實現半小時到達。
另一個重點發展的地區則是北京新機場地區。目前,本市已經搭建了規劃協調與服務平臺,促進了大興區與廊坊、固安、永清等地的溝通協調,全面推動了北京新機場和臨空經濟合作區規劃的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