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付貸”是近期樓市熱詞,通過房產中介、P2P、互聯網眾籌、消費信用貸款等渠道籌集購房首付款的現象并不鮮見。近日,央行、各地金融監管機構開始對“首付貸”進行清理整頓,“首付貸”雖然緊急剎車,購房者、投資者的資金需求并未跟著“首付貸”的叫停而立即熄滅。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首付貸由明轉暗,消費貸、信用貸等產品仍在為買房首付提供資金。并且,對于信用貸能否用來支付購房首付,多位貸款公司的業務員表示“客戶不需要告知貸款用途”。同時,房產中介也想出了另類的“中介服務”來降低購房者的首付款。
信用貸接過首付貸“大旗”
《證券日報》記者以客戶身份咨詢了幾家貸款擔保公司,其中一家公司的業務員表示,“可以幫客戶向銀行申請無抵押信用貸款,手續費為貸款額的2%,貸款期限最長為5年,一般批準3年,根據客戶的資質情況,貸款金額幾萬元到幾百萬元不等,利率一般為年化10%-20%,最快5個工作日就能放款。”
另一家貸款公司在詢問了記者收入與工作情況后表示“符合貸款條件”,“無抵押信用貸款最多貸3年,最多100萬元,利率一般為年化10%-15%,手續費為貸款額的2.5%。如果能提供房產或者自營公司等證明,貸款金額可以更多,貸款期限最多可以申請到10年,手續費可以降至貸款額的2%,不需要抵押。”
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如果貸款金額比較大,我們公司需要在多家銀行申請信用貸,可能時間上會稍慢一些,但肯定能申請到客戶需要的金額。”
對于這類貸款能否用于購房首付,本報記者咨詢的幾家貸款擔保公司均表示“客戶的貸款用途由自己決定,不需要告知擔保公司。”
事實上,信用貸、消費貸挪用的問題近幾年一直存在。2013年12月份,銀監會下發《關于個人消費貸款領域風險提示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消費信用貸款不能用于購房,而且貸款用途應以銷售發票作為貿易背景真實性的證明材料。
據記者了解,雖然個人去銀行申請消費貸款需要提供發票等證明材料,但通過貸款擔保公司的一條龍服務,這一證明要求形同虛設,而銀行一般也沒有足夠資源逐一審核。
提高評估價 變相降首付
事實上,除了貸款擔保公司,還有中介可以幫助解決“首付不足”。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地區各大房產中介發現,部分中介公司仍有辦法幫客戶解決首付款不足的問題。
“我想要買房子,但是首付款不夠怎么辦?”本報記者以購房者身份向房產經紀人拋出這個問題時,得到最多的回答是,“首付差得多嗎,如果不多的話,我們可以將房屋的評估價做高,提高貸款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