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問號:
能否為房企減負?
此前,曾有機構研究顯示,當營改增房企適用稅率從5%的營業稅率變更為11%的增值稅稅率時,只有企業擁有足夠可抵扣的進項稅額時,才能保證稅負不上升。在消費型增值稅下,企業外購的生產資料和固定資產支出越多,可抵扣進項稅額就越多。而如果人工成本、財務費用等不可抵扣項較多,營改增的減稅效果越小。
因此,房地產營改增能否為房企減稅將要看具體情況而定。另外,房企負擔重不重很大一部分也取決于下一個問題——土地價格。
會否推高土地價格?
“房地產格局的重大變化,幾乎都是和稅制緊密相連。房地產營改增,對房企來說短期體現為稅負下降,但長期則體現為地價上漲?!比A泰證券[-4.22% 資金 研報]分析師認為。
2007-2011年,有9個省市對營業稅十分依賴,營業稅占地方稅收比重都超過了40%,其中包括北京,達到41%。有分析人士認為,營改增很可能加大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如果土地成本進一步上行,屆時推動房價上漲的局面很可能繼續在一線城市上演。
能否促進三四線城市去庫存?
當前,我國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分化嚴重。對于三四線城市來說,不動產增值稅納入抵扣、交易成本降低,此政策顯然利于促進房產交易、加快去庫存。然而,如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所說,企業作為逐利的主體,勢必會在基本面較好的城市投資購房,不會到市場基本面不好的城市投資。因此,房地產營改增究竟能不能去三四線庫存,還待考驗。
業內人士表示,營改增對企業投資樓市確實會有助推作用,但營改增并不是樓市稅收政策調整的終點。后續有關房地產稅的改革還會逐步推進,尤其是房產持有環節的征稅,后續仍將深化改革。受此影響,樓市格局也將變得更加復雜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