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開幕式在北京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德國總統高克共同出席。中德雙方將在“交流、友誼、未來”的主旨引導下,緊鑼密鼓地展開一系列兩國青少年交流活動。
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開幕式
據了解,加強中德青少年交流的倡議,是習近平主席在2014年3月訪德期間提出的。2014年10月,李克強總理與默克爾總理在“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中共同確定2016年為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去年10月,中國教育部與德國外交部簽署了《關于共同舉辦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的聯合意向性聲明》。開幕式后,中德雙方的交流活動將日益深入。
近年來,中德在經貿合作、政治互信方面成就矚目,教育合作也尤為緊密。中德高校間建立了550多對合作伙伴關系。目前,全德范圍內近400所中小學開設了漢語課程,共建有17所孔子學院和3個孔子課堂,學員累計5萬余人。同時,在留學方面,8000多名德國留學生在華留學,這一數字在短短6年間翻了一番;中國在德國各類留學人員近4萬,其中3.2萬在大學注冊,是德國最大的外國留學生團體。兩國青少年感知彼此、了解彼此的熱情與日俱增。
值得一提的是,“中德青少年節” 迄今已舉辦14屆,每年都會組織多名中國小藝術家遠赴柏林,與德國同齡人面對面交流。諸如此類的兩國中學生交流活動,每年都多不勝數,大大加深了兩國青少年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德國17世紀學者萊布尼茨說,唯有相互交流各自的才能,才能共同點燃智慧之燈。“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是中德關系和中德人民友誼的未來。青少年交流就像一個不斷更新的解碼器,既能解開彼此的隔閡,織密心靈和情感的紐帶,也能填補認知空白,讓中德友誼深入人心。“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圖標由清華大學和德國魏瑪包豪斯大學(Bauhaus-Universit Weimar)年輕人共同設計。圖標的紅、黃、黑三色取自中德兩國國旗色彩;弧形圖案即代表中國(China)和德國(Deutschland)的首字母“C”和“D”,也象征著兩國年輕人的一張張笑臉。
“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圖標
2016年,雙方將合辦30多場交流活動,涵蓋教育、科技、文化、藝術等多個領域。相信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定能為兩國青少年共同成長、攜手追夢插上友誼的翅膀,為中德關系的未來發展打下牢固基礎。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中裝教育積極響應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的號召,攜手包豪斯大學,推進青年設計師間的交流,提高實用設計能力,為設計類青年交流提供更高層次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