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廣東失業保險費率從原來的2%降低至1%,其中,單位費率從1.5%降至0.8%,個人費率從0.5%降至0.2%。據測算,2016年預計全省參保企業可少繳費53億元,個人少繳保費24億元。
云南失業保險繳費費率統一從3%下調為2%,其中用人單位繳費費率從2%下調為1.4%,個人繳費費率從1%下調為0.6%。
這意味著,廣東、云南等地的企業職工拿到手的工資可能會變多一些。以云南為例,月薪5000元的企業職工,此前按1%繳納失業保險費,每月需繳納50元,個人費率下調至0.6%后,每月只需繳納30元,那么每年就能多拿到工資240元。
企業費率降了,職工社保待遇會不會降
對于降低社保費率,民眾普遍擔心的另一方面問題是,社保費率降低后,未來參保人員的待遇水平是否也會下降?
對此,上海在政策解讀中表示,目前本市職工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情況較好,有一定的積累且年度有結余。這次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費率的下調,不會影響到參保人員的總體待遇水平。
湖北省荊門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對職工的待遇有一些影響,但不是很大”。“今后企業效益好轉,是有補充機制的,一是企業可為職工繳納補充醫療保險和企業年金;二是企業可按差額補繳養老和醫療保險。”
山東省相關負責人表示,緩繳期間,職工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正常享受,不受影響。但總體來看,如因降費影響了社保基金的支撐能力及可持續發展,或者影響了社保待遇的當期剛性支付,則會帶來社會問題。
可以說,目前,一些地方采用“緩繳”的方式,這是在一段時間內助企業過難關,不會影響養老總體待遇。而個別地方對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允許其參照靈活就業人員的辦法繳納養老保險,這就可能造成參保人員未來待遇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