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審批事項還是比較多,而且保留的事項當中有很多標準不統一。前幾天我到一個代表團去參加審議,就有代表說他們要辦一個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群眾很歡迎,但是這涉及到養老機構準入、醫保定點、收費審批等,要跑多個部門,關鍵是這些部門的標準還不統一,所以讓他一頭霧水,像你講的都找不到門了。這本身就束縛了產業的發展,也抑制了群眾消費的需求。
所以簡政放權必須一以貫之,哪里遇到問題、碰到阻力就要設法去解決,這是削減部門利益的事情。我們就是要用減政府權力的“痛”來換得企業、群眾辦事的“爽”。今年要下決心再砍掉一批審批事項,而且直接放給市場,即使是需要審批的也要簡化手續。
尤其是要推進標準的統一。我們這兩年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從證照合一到一證一碼,就是一個統一標準的過程。結果激發了很大的群眾創業熱情,就是到現在,每天還有近3萬個市場主體誕生。這個領域能做到,為什么其他領域就做不到?所以要給他們下達硬任務、排時間表。不僅如此,還有不少證照是沒有必要的,今年也要砍掉一半。
對那些于法無據影響群眾的創業熱情,甚至損害群眾利益的不合理文件要堅決進行清理,該廢除的廢除。當然,我們說放權并不是說放任。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的監管措施必須到位,還要防止任性、任意地檢查,這樣簡政放權才能更有效,才能讓生產力發展起來、群眾得到好處。我們還要推動優化服務,比如像政務公開加上互聯網,讓群眾少跑腿,還能夠辦成事。謝謝。
李克強答朝鮮問題:中國始終主張周邊穩定
記者:在過去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里,由于朝鮮采取的一系列舉動,美國正在加強在韓國的軍事部署。同時在南海地區軍事緊張態勢似乎也在升級。另外,澳大利亞也在和美國磋商,要在這一地區引入戰略轟炸機。還有就是不包括中國在內的12個國家簽署了TPP。您是否認為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已經給中國造成問題?您覺得在亞太地區還存在其他不穩定因素嗎?
李克強:你提了一系列的問題,我要一一回答時間不夠。概括起來講,你問的還是關于中國周邊的問題。中國始終主張要有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友好的睦鄰關系。維護地區的穩定,實現睦鄰友好,關鍵還是要靠地區國家共同努力。鄰里發生糾紛,這也是難以避免的事情,但只要以誠相待,堅持用外交、和平手段來解決,我們完全可以維護地區的穩定。至于域外國家,像美國,可以說從來就沒有離開過亞太,我們可以在亞太地區進行合作,管控好分歧。
中國正在推進現代化建設,發展是第一要務。我們需要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和和平的國際環境,中國發展強大起來,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有力力量,也有利于周邊。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也毫不含糊,這兩者之間并不矛盾。我們希望,不論是域內國家還是域外國家,都能多做有利于地區穩定的事情,而不是相反,否則對誰都不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