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力以赴,抓好重點環節確保工作措施到位
4、夯實征管數據基礎
國稅部門與地稅部門從即日起全面開展移交納稅人資料數據的工作。國稅部門要積極主動做好數據的接收、整理、補采及確認,及時辦理稅務登記和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地稅部門要密切配合國稅部門相關工作開展,并共同處理好發票管理、定額管理、欠稅管理等事項的銜接與過渡。
5、加強技術支持保障
通過統籌已有設備和金稅三期統配設備,調整和優化信息化設施,加快配套系統、外掛軟件的開發。做好綜合征管、電子申報、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稅庫銀橫向聯網電子繳稅等信息系統的聯調聯試。按輕重緩急,統籌漸次上線,確保各改革時間節點信息系統用得上、用得穩、用得好。
6、做好稅控器具及發票準備
積極協調組織稅控器具生產、服務單位,制定稅控器具發行、安裝、培訓任務單及時間表并切實加強監管。通過深入調研、實地走訪、合理布點,科學測算稅控器具及發票用量,妥善做好稅控器具初始化發行工作,確保提前發放、配置到位,為稅制轉換日試點納稅人順利開出發票做好保障。
7、順利實現納稅申報
對首期納稅申報,各地要結合實際,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試點納稅人,使用真實的業務數據,在模擬環境和生產環境中提前進行全環節測試和驗證,為可能出現的問題預留處理時間。通過網站、電話、短信等方式,及時告知、提醒試點納稅人履行申報義務。多種申報方式相結合,緩解辦稅服務廳壓力,實現試點納稅人如期、有序申報。
8、科學布局辦稅服務資源
合理配置辦稅服務廳人力資源,嚴格落實局領導帶班、業務骨干坐班制度,適當調整、增設服務窗口。設置專門的咨詢座席和導稅臺,技術服務單位派駐支持人員,為納稅人提供輔導和幫助。科學配置場地資源,采取租、騰等多種方式設立臨時辦稅服務廳,預約納稅人提前辦理設立登記、稅種核定、一般納稅人登記、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發行、稅銀協議維護等一次性業務。有條件的辦稅服務廳可設置營改增綠色通道,對納稅人進行合理疏導分流,創造良好的辦稅環境。特別是針對二手房交易的涉稅事項,要做出充分、合理的征收及服務安排,確保交易不受影響。
9、注重培訓宣傳工作
分批次做好內、外部培訓,加強對12366納稅服務熱線座席人員的培訓,對納稅人培訓不得收取任何費用。嚴格遵守新聞紀律,統一制定宣傳方案,統一對外發布信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從多方面闡釋改革積極意義,增進社會各界對改革的認同,幫助試點納稅人適應新稅制、遵從新稅制、受益新稅制,為改革順利推進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10、合理安排應急預案
各級稅務機關要以暢通、安全、平穩為原則,分項梳理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著重圍繞系統死機、群體聚集、訴求表達、秩序維護等方面情況,建立和完善應急處理預案。逐級成立應急處置小組,并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熟練掌握預案內容,妥善應對和處置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
三、全程問效,抓好督促落實確保工作要求到位
11、密切協調配合
全面推開營改增是對稅務系統動員能力、組織水平、干部素質的綜合性考驗。各級稅務機關必須密切配合,部門之間更要通力協作。特別是國稅、地稅部門,要講政治,顧大局,盡早溝通,明確職責,精誠合作,齊心協力,按時完成各自工作任務,確保改革如期推進。
12、嚴格督辦問責
各級稅務機關將營改增工作均納入督辦及績效考評范圍,對改革任務執行不力,工作落實不到位,相互推諉致使改革時間節點出現延誤的單位和個人,必須依規嚴格問責,嚴肅處理。
13、深化效應分析
持續跟蹤試點運行情況,扎實做好數據采集工作,深入開展改革效應評估,及時發現和解決試點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重大事項隨時向上級稅務機關報告。同時,要加強納稅評估、稅源監控、稅務稽查和執法督察,嚴密防范稅收風險。
14、加強輿情監測
各級稅務機關要建立健全輿情監測處置及上報機制,密切關注輿情動態,及時回應納稅人關切,認真處理納稅人訴求,全力控制負面輿情發酵,第一時間將其化解在萌芽狀態,確保整個改革平穩順利。
國家稅務總局
2016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