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3月1日的降準措施,新華社評論認為,中國的貨幣政策正在“穩健”的基調下略有放松,但仍處界限之內的調整,絕非中國大規模強刺激經濟的先兆。
貨幣政策空間
新華社評論還表示,對于可能的經濟下行風險,中國的“工具箱”仍有一定的貨幣政策空間。在貨幣政策微調的情況下,外界高度關注今年政府報告對貨幣政策的描述。
從過去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看,貨幣政策的表述也出現明顯差異。2014年,貨幣政策還在強調定向調控、預調微調,并且公開表述中比較避諱降準和降息這兩個工具。
而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貨幣政策還特意強調了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舉例時還提到了降準、降息。當時有市場人士表示這實質上就相當于預示著貨幣政策趨于寬松。
3月1日降準后,如不考慮定向降準的因素,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準率為16.5%,中小型金融機構的存準率為13.0%。商業銀行的存準率依然處于較高位置,市場認為二者均有下調的空間。
“降準還有空間,但是目前通脹有上升的跡象,降息的必要性和空間不是很大。”徐高表示,“此外,央行通過降準、公開市場操作等方式可以保持銀行間流動性寬松。”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通脹大概率上行,貨幣政策完全寬松的空間有限。而實施穩健略偏寬松的政策,將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M2增速或為13%
去年中央工作會議提出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其中一個重要參考指標為M2。M2也作為一個量化指標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
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M2設定的目標為: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2%左右。在實際執行中,根據經濟發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根據央行發布的數據,去年M2實際增速為13.3%,高出當年目標值1.3個百分點。從歷史數據來看,M2的實際增速一般都會超過年初設定目標
通常,M2的增速是目標GDP增速加上目標CPI再加2~3個百分點。如果今年年經濟增速是6.5%-7%,CPI是2%,再加2到3個百分點,理論上今年M2增速應該在11%左右。
“因為貨幣政策基調發生變化,M2的增速目標會比去年略高,或將在13%左右。”徐高表示。
連平則表示,今年M2增速目標應在13%左右,以維持銀行間利率平穩和流動性充裕。
他解釋稱,從前兩年運行的結果來看,M2增速在12%左右的月份,市場流動性出現了一些異動,銀行間流動性緊張,利率上升。2015年下半年M2增速超過13%,整個市場的利率水平比較平穩,并沒有出現大幅波動。
連平還表示,實際上M2可控性還是比較強,可能某一個月不能完全達到目標,但是某幾個月來說還是能達到目標。
央行的數據顯示,由于2.51萬億的信貸投放,今年1月M2增速達14%。這一增速很可能超過今年“兩會”設定的M2增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