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政策正在按照既定時間表推進。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29日上午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人社部已經有了延退方案,報經批準之后今年內會拿出方案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
第一財經記者也從人社部相關人士處獲悉,“重視民意和社會輿論”已被列入了制定延遲退休方案所必須把握的重要原則之中。在有關政策和實施方案制定之后,有關部門將廣泛征求和適當考慮吸收各方面的意見,特別是基層群眾的意見。
按照尹蔚民去年兩會時向外公開的時間表,人社部會爭取2015年完成延遲退休方案制訂,2016年報經中央同意后征求社會意見,2017年正式推出。方案推出至少五年后再漸進式實施。這意味著中國最早將在2022年首次延長退休年齡。
尹蔚民說,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時人社部的考慮主要有三條,第一是小步慢走,漸進到位。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
他舉例說,五年以后,60歲退休的人,這個政策施行以后,可能是60歲零3個月退休,第二個人可能是第二年退休,他可能是60歲零6個月退休,這樣大家便于接受。
第二,區別對待,分步實施。根據我國現在不同群體的退休年齡,人社部會從實際出發,區分不同群體的情況,分步進行實施。
第三,提前公示,做好預告。這個方案一旦出來之后,人社部會廣泛地征求社會意見,因為這個方案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凡是涉及到公眾利益的政策都需要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凝聚社會的共識。
上訴人社部人士還表示,在制定延退方案時也堅持了統籌兼顧的原則,綜合考慮勞動力供需,教育水平,預期壽命,基金收支等多種因素,統籌處理各種關系。還有重要的一條是,方案會有適當的彈性,不搞一刀切,并會引入協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