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日前撰文認為,未來一段時期可將我國赤字率提高到4%。
盛松成認為,目前,大家基本達成的共識是,應降低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稅負,以激發企業活力、穩定經濟增長。但由此會帶來政府稅收減少。如何解決這一兩難問題,建議增加政府債務發行,提高財政赤字率。
2015年,我國財政赤字率為2.3%,低于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提出的3%的標準。盛松成認為,財政赤字率并不存在確定的統一的警戒線,其高低應根據一國的債務余額和結構情況、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利率水平等進行綜合考慮,馬約3%的警戒線并不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
盛松成認為,分析我國政府債務的可持續性,應該采用債務余額與每年的債務增量相結合的方法。赤字率只是反映了每年債務增量與GDP的比率,而債務余額、利率水平及還本付息能力等指標,甚至比赤字率更有意義。我國目前政府債務余額較低,短期債務較少,外債占比很低,經濟保持較快增長,政府收入持續增加,債券市場逐步完善,地方債券規范發行,融資成本不斷降低,國有企業資產雄厚,融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