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產業鏈的結構
所謂裝配式建筑,是指將在工廠預制完成的部分或者所有構件運輸到施工現場進行組裝,再通過鋼筋混凝土的搭接和澆筑等方式連接形成的具有實用性的建筑物,具有建造速度快、節
約能源和資源、施工過程更環保、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施工安全風險、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等有點,近年來備受各界推崇。
圖表1:裝配式建筑產業鏈
從定義很容易得知,裝配式建筑的產業鏈包含設計、生產到施工等環節,上游主要是水泥、鋼鐵、木材等原材料,下游則是工業建筑及設施,住宅、酒店及辦公樓,道路及橋梁建設等。
不過,完整的裝配式建筑領域的產業鏈應該是以建筑實現的流程為主線,即按照按研發設計-生產-施工-運營及維修維護這條主線。換言之,裝配式建筑產業鏈是指以裝配式建筑為對象,以各利益相關企業為載體,以風險共擔利潤共享為導向的上中下游企業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動態增值鏈。
圖表2:完整的裝配式建筑上下游
根據涉及的利益相關單位,還可簡單地勾勒出產業鏈的結構,即裝配式建筑施工完成后經由售樓單位投入市場,制定各種營銷方案吸引消費者的購買,最終完成整個產業鏈條。
圖表3:裝配式建筑產業鏈結構
裝配式建筑產業鏈的特點
目前,我國裝配式建筑尚處發展初期,發展模式還停留在探索階段,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產業鏈發展不足,相關企業不能耦合一體化共同發揮協同效應。產業鏈的合理構建是決定建筑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前提,而提升產業鏈上各節點企業間的整體核心競爭力是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的重要手段。
在構建和完善裝配式建筑產業鏈之前,有必要了解其特點。一般來說,裝配式建筑產業鏈主要有三大特點:一是盡可能提高資源利用率,追求可持續發展,如預制構件采用流水線生產可以循環利用生產機器和模具,現場拼裝的建造方式減少了支撐模板的使用量等;二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現場施工量,有效縮短了施工周期;三是裝配式建筑產業鏈上各環節企業關聯度高。
圖表4:裝配式建筑產業鏈特點分析
裝配式建筑產業鏈的問題
現階段來看,在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初期,社會化程度較低,專業化分工尚未形成,其發展一直以政策驅動為主,呈現出發展不成體系,發展粗放等特點。這導致存在設計單位、施工企業、房地產開發商、預制構件生產商等多個產業鏈主體之間信息共享和主體協同作業程度低等問題,嚴重制約著裝配式建筑全壽命周期內的生產效率與質量,不利于行業生產力的持續提升。此外,不同類型的建筑對應著不同的技術體系、材料生產、供應與裝配企業,產業鏈整合的對象和過程必然存在較大差異。
裝配式建筑的產業鏈存在的具體問題可歸納為三個部分:其一是缺乏相關政策法律,尚未建立標準體系;其二是建筑技術落后,管理體制不夠創新;其三是綜合經濟效益低下,缺乏市場競爭力。
圖表5:裝配式建筑產業鏈問題分析
裝配式建筑產業鏈的構建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裝配式建筑產業鏈構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目前應重點解決標準化問題,盡快形成有助于全產業鏈高效運作的規范性標準體系。在具體操作層面,應在行業協會與政府建設主管部門的推動下,盡快出臺統一的預制裝配體系下的建筑設計標準、施工質量驗收標準以及工程定額和計價規范,以便于統一建筑參數、構件容許誤差標準和功能標準。
另外,對于政府而言,要針對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制訂相應的法律法規,并出臺配套政策促進行業發展,為保護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提供法律依據,同時出臺各項鼓勵政策,扶植大型企業,增強企業信心。
對于企業而言,要充分實現信息共享,資源有效整合,以降低生產成本;從設計的頂端進行通盤考慮,將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企業合理分工、有效融合,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深度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