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能造成房地產發展現在的一個情況呢?首先一件事情剛才講過需求存在,為什么需求存在呢?就是未來兩億多的存量農民工進城以后,他要帶來剛性的需求,城市的基建人口增長,年輕人增多也會帶來剛性的需求。但是現在農民進城買房只占總量的1%都不到,他沒有形成所謂真正城鎮化帶來的房地產剛性需求,頂多有一部分拆遷戶。這樣的話就意味著我們真正把改革政策落實到位,農村的土地政策改革,戶籍制度改革,財政制度改革到位的話,激發了農民進城的活力,使農民把長期的消費興趣從農村真正的轉向城市,我想這個所帶來的這種剛性需求將來會有爆發的時候。但是現在沒有到。所以這和改革滯后有一定的關系,盡管國務院頒布了一定的政策,但是政策的落實還需要時間。
第一是改善性需求,我們現在離發達國家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積還有比較大的差距,而且水平比較低,我最近去了很多國家,它的住房質量都比我們高很多,我們平均住房質量周期30年,日本都是100年,100年的水平,這種改善,面積的改善,質量的改善,可能也會帶來我們住房需求的變化。這是動力之一了。
第二個動力就是投資性需求,我剛才聽了幾位專家講股市,我曾經預測過一旦房市下來股市會漲,但是股市現在確確實實存在很大危機,房市投資性的魅力特別大,它有幾個重要的原因,經濟只要保持增長,保持到我們現在一定的水平增長,高收入人口一定會增加,它會分離,高收入10%,中高收入20%到30%,那就會帶來巨大的房地產的變化,現在買房的人主要是中高收入人口,中低收入人口買房面臨著房價和他的收入不匹配的壓力。
這些人現在有大量的閑錢去干什么?所謂大量的閑錢,你們放在銀行里能放得下去嗎?貨幣貶值,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最近幅度在拉大,只要把錢永遠放在銀行里永遠是賠錢的,必須得把錢尋找一個投資方向,選擇投資方向的時候,你直接投資企業,我們整個中小企業發展的環境并不好,那么你去投資所謂的基金,還是投資股票,這取決于我們對基金的信任度,同時也取決于我的股票個人操作能力,和你操作的技術、方法。實際上我們也知道,股市歷史上有兩三次大的波動,得到傷心了,而且我們股票市場明顯是不規范。投房子,到目前為止投房子和地確實是保值增值最好的辦法,因為確實我們眼睜睜看著2008年以后全國的房價在攀升,因為收入水平增加了。所以房價的上漲使投資保值增值,這不是所謂政策問題,完全是市場的現實問題。那么這種現實問題就是說我必須要把我的錢放在房子里,因為房子增值才能保持我的收入穩定增長,這是不可回避的。所以改善性需求是一方面,投資性需求是更重要的一面,而且這種投資性需求和投機性需求已經導致了實體經濟的下滑。
我們去浙江調查,過去的溫州,80年代去溫州調查,一個小作坊一年收入幾萬、十幾萬,拿這個錢炒了一個房子,要是放在上海、北京,就等著乘十倍的翻,2008年到現在北京的房價漲了多少倍,大家很清楚,現在放在漲,它是輻射全國、甚至世界的,它的輻射區域最大。10%到20%的高收入人口肯定到北京上海買房,我們相當于香港房價的1/3,你說還有多少的上漲空間。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對房地產需求的壓力在一線城市是不變的,所以也是未來一種主要的動力。這是一個長期的需求。
一個是地方的財政利益推動了房地產過度膨脹,就是說在過去很多會上講,中國的經濟規律是政府和市場的雙重推動,大于了本身市場推動的這種動力,這種推動導致了房地產過熱、土地出讓過熱,現在出現了三四線城市大量的房子賣不出去,而地方官到現在為止不知道怎么辦了,不會干了,不賣房子不賣地,就不會工作了,因為帶不來基礎設施投入,沒錢不會干活了。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所以在房地產發展形勢下,我們也知道傳統的城市發展模式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我們現在所有的輿論、媒體、專家都在抨擊的,這種房地產的大規模的開發,主導這種發展模式,對中國經濟產生了特別大的傷害,曾經帶來了增長的壓力,但同時產生了巨大的傷害,我們現在煤、電、能源,各種資源的消耗量的下降,就是這種現實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