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一旦控制銀行資金為房地產開發商購買土地提供融資,土地交易市場當前的瘋狂狀態將被遏制。
此外,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11月11日,國家發改委也下發《關于企業債券審核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意見》,要求嚴格限制房地產開發企業發行企業債券融資,用于商業性房地產項目。
這是繼交易所10月底通過分類監管的方式收緊地產公司發債融資后,又一債市監管部門對地產商發債融資祭出“緊箍”。
大勢清晰可見:無論是股權還是債權,還是混合類融資,令房地產市場真正瘋狂的,是杠桿率。一旦銀行和債市減少向房地產企業輸血,高杠桿的房地產行業無疑將受到顯著影響。
之后,房價會大跌嗎?
那么多部門多管齊下,資金會流向何處?房價大跌可能性又有多大?
方正宏觀任澤平認為房市債市大漲之后受到政策調控,股市性價比提升。從資金的角度,房市調控債市去杠桿增加資金流入預期。如今,市場正在蓄積力量,要密切觀察房市債市調控之后資金流向股市的軌跡。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則認為在這一輪房地產的調控中,房價應該會有所回落,但不會大跌。不過,房地產的銷售額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回落,風險則會不斷地消解。
房價要去泡沫,去杠桿,要保持穩定。但是短期內抑制房價上漲并不容易,因為這一輪調控針對的主要是一二線熱點城市,而三四五線城市目前仍以去庫存為主,房價有一定的上漲空間,但總體走勢會趨于平穩。
此次全國性調控意味著什么?
從政治角度來看,此番樓市大調控來自國家經濟發展形勢的需要,保實體經濟,保增長,防止房地產市場泡沫化,同時也為明年十九大的召開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目前,我國經濟形勢出現企穩。根據經濟前三季度報告來看,GDP增速均為6.7%,還有其他一些數據支撐,這給國家有底氣去調節房地產市場。
在今年3月份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面對不同地區的樓市特點,要因城施策。不能用一個地方的政策套到所有城市,“一刀切”的放松政策并不可取。一線城市抑制投機,二線城市要穩定下來,三線城市要去庫存,讓市場能夠可持續地健康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上一次全國樓市調控,41個城市被限購, 南京限購持續3年半之久。從經驗上,我們指望這次最嚴新政很快能退出舞臺似乎就很不符合經驗。至少可以說,調控政策在未來一年將不會有大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