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最強樓市調控已經滿月,那么調控是否真的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呢?近日有相關部門進行了統計。
十月份調控初見效
“從10月份的數據已經能看出樓市的走向了”中國指數研究院分析師對上證報記者如是說。記者跟蹤調研了北京西城區幾家地產中介門店,發現基本呈現觀望冷清之態。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10月百城整體價格漲幅明顯放緩,上漲城市數量減少,且多數熱點城市房價漲幅均有所回落,部分城市回落幅度顯著。從16個熱點城市來看,房價環比漲幅更是全面回落。
具體來看,10月份北京等16座城市房價的漲幅較上月變動情況為:北京(-2.62)、天津(-2.33)、 濟南(-1.29)、上海(-2.45)、南京(-2.65)、無錫(-4.88)、蘇州(1.22)、杭州(-2.11)、福州(-2.92)、廈門(-1.15)、廣州(-0.90)、深圳(-0.69)、合肥(-3.04)、鄭州(-5.37)、武漢(0.36)、成都(-0.82)。
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在14日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雖然統計數據還不完全,但從10月份的數據來看,房地產調控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
“10月初國慶節期間調控政策頻出,調控效果顯現,房價漲幅走勢自高位回落明顯,預計今年四季度房價漲幅進一步回落?!焙MㄗC券涂力磊分析,房地產調控疊加監管趨嚴,預計今年四季度樓市成交總量也會出現收縮。(來源:上海證券網)
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治理房價“毒瘤”就要連根拔起。近日,業內又爆出猛料!住建部在北京召開了全國部分城市房地產宏觀調控工作部署會,明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蘇州、杭州、合肥、廈門、鄭州、武漢、濟南、無錫、福州、成都等16個重點城市要把房價穩定在現有水平上,就是與十月份相比,環比不能上漲,只能下降!
銀監會出手,嚴查16城房貸!
從業內人士處獲悉,近期銀監會下發通知對房價上漲過快的16個熱點城市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專項檢查。這16城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合肥、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天津、福州、武漢、鄭州、濟南和成都。
據了解,此次檢查要點有五大方面,分別是:
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和房地產開發貸的調控執行情況;
與房地產中介和房地產企業開展業務的管控情況,包括首付貸、零首付等問題;
涉及房地產業務相關的貸款,如個人消費貸,個人經營性貸款,信用卡透支,房地產開發上下游企業貸款等情況;理財資金投資管理情況,理財是否違規進入房地產;房地產信托業務合規經營情況。
無獨有偶,深圳再查“首付貸”“眾籌炒房”!據新華社消息,11月10日,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出通知,要求相關互聯網金融會員企業,停止“首付貸”“眾籌炒房”等各類違規房地產金融業務,已涉及相關違規業務的企業,須在一個月之內完成清理整頓。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加強對“首付貸”等違規互聯網房地產金融業務的清理是一種信號,意味著各地正通過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阻斷資金通過“旁門左道”流入樓市,防范樓市風險,保持金融穩定。
發改委這次動真格了!開發商要難過了!
除了房貸,監管終于要對土地融資出手!
據一位上海銀行業高管透露,11月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已經對開發商競拍土地的資金進行穿透式管理。據了解,在最大頭的土地融資中,開發商可以動用極高的資金杠桿,近年來,土地出讓金的配資比例(自有:配資)3:7開始變得普遍。甚至還只是參與競拍要繳納競拍保證金時,就有資金為開發商融資。
不難看出,對于開發商來說,只要能“搞定”買土地的錢,后面的融資壓力并不大。那么假如抽掉這部分資金供給,難以想象會有多少開發商在沙灘上“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