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的瘋狂,全國人民領教已久。都說中國房價泡沫相當嚴重,但是大家似乎都對此選擇性失明,因為不管房價多高,出手購買的依然大有人在。高昂的房價已經讓實體經濟不堪重負,我們能等來泡沫破裂的那一天嗎?
要說現在低于一百萬在深圳南山區買一套房,你肯定認為絕對不可能。然而,房地產商用實際行動給了你一記“響亮的耳光”,因為,現在只要88萬就能深圳的南山區買一套房。聽到這里,你肯定認為這個房地產商要么腦子進水了,要么是大慈善家。那么你又要被打臉了,因為,售價88萬的房子只有6平米,算下來均價無限接近每平方米15萬。聽到這里,如果你產生了“這樣的房子應該沒人會買吧”之類的想法,那么請捂好你的臉,因為這些也許跟你老家的廁所差不多大的房子,一個上午就賣完了。此時此刻,你的三觀還在地球上吧?
1、中國的房價已經步入泡沫區域
大家都知道牛頓說過這么一句話,我能算準天體運行的軌跡,卻無法計算人性的瘋狂度。據說牛頓因為買了當初大家都非常看好的南海公司股票,但最終由于南海泡沫破滅,牛頓巨虧了2萬英鎊,為此發出這番感慨。當前,中國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也出現可觀的漲幅,今年全球十大房價漲幅最大的城市中,中國就占四席,其中深圳和上海分居第一、第二。如果僅從房價收入比或房價租金比來衡量,這些大城市的房價早已高得很離譜了。
如果說,房價租金比(房價/年租金收入)相當于股市的市盈率,那么,房價收入比則有點類似于股市的市凈率。 從目前看,中國主要城市的房價租金比大約為38.5倍,上海、北京、深圳、廈門、南京則均超過50倍,說明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上升過快,導致市盈率快速上升。按照國際標準,房價租金比在16.7-25倍之間(或租售比=月租金/房價,在1:200至1:300之間)是房價的健康區間,也就是超過25倍就是存在泡沫了。如日本盡管是負利率國家,但房價租金比在20-25倍之間,屬于價值投資區域。因此,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房價都已經步入泡沫區域了。
從房價收入比看,中國樓市的該指標也是領先于全球的。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全球房價觀察報告中說,2016年上半年全球各大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深圳以38.36位居第一,北京以33.32位居第五,上海以30.91位居第六,廣州以25.85位居第十。
2、實業家努力十幾年不如一幢樓賺得多
“自己做實業老老實實養活幾千號工人,創造就業,生產產品,為社會做貢獻,然而努力了十幾年,卻不如人家一幢樓賺得多。”近日一場制造業公司聚集的論壇上,有企業家發出如此感慨,瞬間引起了與會者的共鳴。干實業比不過炒樓,讓這些實業家內心非常不平衡。
過高的房價,給實體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他們認為,一旦房地產價格太高,工人會承受不了這個房價,成本又都會間接地落在實體經濟上。本來房子不應該值這么多錢,它膨脹以后,大家成了房奴,一輩子都為房子作貢獻。可能一個工人打工一輩子都買不起一套房子,所以這就無形之中給企業增加了壓力,因為他(工人)會要求加工資來應對高漲的房價。如果企業的工資不能適應上漲的速度,可能會引起員工情緒的不穩定,甚至工作變動的可能性都會增加。
過高的房價,也在摧毀這些企業家的信心。現在每個行業都做房地產,稍微有點名氣的企業,都加入房地產這個行業,因為房地產這個行業的錢似乎太好掙了。房子與實業的回報率太不平衡,房子越貴,企業家就會浮躁,就想去拼命短時間馬上獲得回報。
曾經的“世界工廠”東莞,近年因制造業陷入寒冬,不少工廠負責人“轉型”投資房地產,廠房十室九空。已在廣州購置四套物業的燈飾廠負責人唐先生坦言,如今開廠的收入根本不夠給員工發薪水,“最好賺錢的還是買房子”。
唐先生在東莞的燈飾廠高峰期有逾百名員工,連續數個月都要加班,訂單更大多是出口的產品。然好景不長,近年訂單減少,價格下跌,加上工人成本上漲,“減少員工又導致訂單主動減少,還要倒貼錢來發工資,你說不關門干什么”。唐先生遂于前年關閉工廠,借親人的名義陸續在廣州購置四套物業,“幸運的是買了房,不幸的是沒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