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注
??(1)國內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為實際增長速度;其他指標除特殊說明外,按現價計算,為名義增長速度。
??(2)根據季節調整模型自動修正結果,對近一年來各期國內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增速進行修訂。修訂結果及2014年三季度GDP環比數據、2014年9月份其他指標環比數據如下:
??2013年各季度及2014年一、二、三季度GDP環比增速分別為1.6%、1.8%、2.3%、1.7%、1.5%、2.0%和1.9%。
??(3)2012年起,國家統計局執行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GB/T 4754-2011),具體內容請參見國家統計局網站。
??(4)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11個省(市);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個省;西部地區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2個省(市、自治區)。
??(5)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中限額以上單位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單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網上零售額是指企業(單位、個體經營戶、個人)通過公共網絡交易平臺(包括自建網站和第三方平臺)實現的商品和服務零售額。商品和服務包括實物商品、虛擬商品和服務類商品。限額以上單位網上零售額是指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交易平臺(包括自建網站和第三方平臺)實現的消費品零售額。
??網上零售額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兩個指標的口徑和標準有很大區別,網上零售額包括的虛擬商品和服務類商品,以及少部分用于生產經營用或被轉賣的商品不統計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兩者不是完全的包含與被包含關系。
??(7)2012年四季度,國家統計局實施了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改革,統一了城鄉居民收入名稱、分類和統計標準,在全國統一選取了16萬戶城鄉居民家庭,直接開展調查。在此基礎上,計算了城鄉可比的新口徑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是指將所有調查戶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從低到高順序排列,處于最中間位置的調查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9)進出口數據來源于海關總署;貨幣供應量、人民幣存貸款、社會融資規模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微博]。
??(10)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注:
??1. 國內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均按可比價計算;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消費支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人均現金消費支出、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速為實際增長速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項增速為名義增速;其他指標增長速度均按現價計算。
??2.全國建筑業企業指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不含勞務分包建筑業企業。
??3.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指農產品生產者直接出售其產品時的價格。
??4.2012年起,國家統計局執行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GB/T 4754-2011),具體內容請參見國家統計局網站。
??5.進出口數據來源于海關總署,貨幣供應量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
??6.此表中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