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購房等待升值的人看過來,不要再瘋狂了,房地產將進入新周期。
一二線城市迅速上漲期過去,未來兩三年高位盤整,如同現在的股票市場,上漲不得,下跌無能。而三四線城市在承接了一定的溢出效應后,又會回到噩夢般的過去。
9月30日到10月6日夜間,北京、天津、蘇州、成都、鄭州、無錫、濟南、合肥、武漢、深圳、廣州、佛山、南寧、南京、廈門等共計19個城市先后發布新的樓市調控政策,主要措施是限購限貸。
此次調控的16個城市都是前期房價瘋狂上漲的城市,抑制一二線熱點城市過快上漲,此次政策導向很明確,保證穩定,確保不出現系統性風險,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同時防止房價進一步狂漲。這一政策絕不意味著政府試圖讓房價大幅下跌。從政策來說,是想保持房價總體穩定、在盤整中逐漸改變高者恒高、低者恒低的結構,因此政策的空間是狹窄的,并且是一城一策,不會出現全國性的房貸收縮等政策。
此次調控舉措不是釜底抽薪。釜底抽薪的辦法是大規模出售土地、大規模加稅,執行嚴厲的貨幣政策,增加首付比率大比例杠桿,徹底改變房地產對沖貨幣貶值的作用。
受到約束,一些釜底抽薪的政策不可能在近兩年推出,比如物業稅、空置稅等,限購、限貸、物業出售條件、價格約束等,已成常規武器。要判斷未來房價,一看貨幣,二看房地產投資。
此次16個城市執行限購,就是減少需求,尤其是減少對中小戶型房的需求。南京規定單身人士限購1套住房,多地對外地戶籍購房作出明確限制。限購不會減少需求,但會拉長周期,原先瘋狂的一到一年半周期,可能拉長到兩年以上甚至更長時間。
房地產開發投資與供應不會大幅增加,這有利于房地產價格維持在高位。從公開數據看,有的城市實際土地供應量不到供應計劃的兩成,一些城市數年將土地供應數量維持在出售水平,以維持終端價格。
根據國家統計局9月13日公布的數據,今年1到8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438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5.4%,增速比前七個月提高0.1個百分點,8月開發投資有所增長,預計9月數據會進一步增長,但開發商總體較為謹慎。開發商在一線城市制造地王、重點拿地,無非是圍魏救趙,制造輿論,他們不會瘋狂地砸金在全國各地拿地,在非熱點城市制造庫存,把燙手的山芋握在手里。今年地王多,但土地供應面積反而是萎縮的。
地方政府出臺的政策嚴厲到恢復90、70傳統,要求配建保障房,但相信沒有一個地方政府會對最終出售的土地面積進行硬性規定。我們可以稱之為土地饑餓療法。
銀行不會讓房價下跌,讓自己成為接盤者。各家上市銀行的做法很明確,減少開發貸減少房地產供應,增加居民房貸推高房價,在房價高漲聲中去庫存通過按揭利潤削除農業、制造業等領域創造的巨大不良資產。
2016年上半年上市銀行新增按揭貸款2.36萬億元,同比增長111%;按揭貸款余額16.55萬億元,同比增長31%。與此相對的是,2016年上半年房地產開發貸款新增5700億元,同比減少25%;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7.07萬億,同比增長僅10%。
在這次房地產新政中,最嚴厲、真正起作用的是提升首付比例,北京、廣州等城市的二套房幾乎全部需要現金支付,這對于借助杠桿撬動投資的人幾乎是毀滅性打擊。假設樓市瘋狂期投資占比50%,這意味著每個月房貸起碼會下滑數百億左右。
北京購買首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購買首套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已擁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改善型需求首付款比例均不低于50%;購買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南京,有貸無房或有房無貸的居民再購買住房商貸首付比率將不得低于50%;廣州,申請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的繳存職工家庭,執行最低首付款比例30%的規定。無房無貸款記錄首套首付比例最低30%,無房有貸款記錄首付比例不低于50%,有房二套貸款首付比例不低于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