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非傳統房企。典型如信達地產,今年市場又一家明星企業,上半年頻繁出手競得地王項目。但信達地產資產負債率水平一直高企,今年中期凈負債率高達303.72%,較去年同期上升約80個百分點。公司一邊激進拿地,同時加大資本市場融資力度,累計發行公司債90億元,中期票據30億,同時正在籌劃發行110億元規模的公司債。
俗話說,看得見的風險不叫風險,最可怕的在于看不見的風險。公司債大規模發行、企業財務杠桿高企,都可以從房企公開數據中得到體現。看不見的風險在于,在當前在寬松調控政策和貨幣政策、資產荒、寬松的融資環境等多重因素疊加下,地價和房企齊齊上漲。有實力的房企都參與到高價搶地的游戲中,賭的是房價永遠不敗的預期。回首去年股災期間,配資黑洞是導致千股跌停的最大元兇。而今房市同樣有此困擾,房企在拿地階段融資手段花樣頻出,配資拿地已然是公開的秘密。大量配資賭的是房價繼續上漲的預期。未來房價走勢、宏觀調控政策、貨幣政策都是懸在高價拿地的房企頭上的達爾摩斯之劍。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對比2010年前后土地市場的瘋狂,宏觀調控和融資渠道收緊是大概率事件。高位加杠桿的房企尤其值得投資者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