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上市房企累計融資7256億元,其中定增融資占比為38.4%,債務融資占比高達61.6%。具體來看,債務融資占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2014年當年上市房企融資658億元,其中債務融資占比不足4成,定增融資超過6成。2015年融資增至3706億元,債務融資占比增至56%。今年以來融資額為2860億元,隨著公司債的大規模發行,債務融資增至74%。
從債務融資結構來看,公司債是企業債務融資的主要形式。公司債因其審批快、融資成本低、資金運用限制少等優勢,自2015年下半年開啟井噴模式。今年前9月上市房企已累計發行1877億元,超過去年全年1520億元的水平。
公司債的大規模發行將增大企業負債規模和財務支出成本,降低企業的經營利潤,此外,還面臨一定的兌付風險。對企業來說,保持合理的杠桿水平有助于提高運營效率,但杠桿水平過高也意味著較高的風險。
誰在加杠桿?
公司債已成為房企債務融資的主要工具。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以來共有66家內地房企發行232筆公司債,累計發行3515.49億元。從發行規模來看,每家公司平均累計發行53.27億元。發行額最大的為華夏幸福,合計發行305億元。最小的是廣宇集團[-1.29% 資金 研報],公司計劃發行13億元,截至目前完成發行1億元。票面利率方面,不同房企差異較大。發行利率最低的為今年1月保利地產發行的25億元一筆,發行利率為2.95%。發行利率最高的為中弘股份去年1月發行的一筆9.5億元債券,票面利率為9.9%。
從簡單相關分析來看,房企發債規模和營業收入成正比,營收規模越大,發債金額越高。一方面這和發行利率有關,數據統計顯示,規模越大的房企,公司債融資利率越低。對房企而言,低利率發行能夠降低融資成本,增大融資空間,大型房企更有發債意愿。此外,去年開啟的這波地王潮重點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這些區域土地總價規模較高,小型房企參與機會有限。
數據分析還顯示,房企發債規模和資產負債率水平成正比,發債規模較高的房企資產負債率也較大。這也從側面說明,財務杠桿較高的房企,仍在加杠桿搶地塊。
從公司債發行利率來看,平均利率呈現下行趨勢。發行利率和期限成反比,發行期限越長,年利率越低。和發行額度成反比,累計發行額度越高,平均發行利率越低。此外,公開發行利率低于非公開發行,上市公司評級也是影響發行利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具體來看,發債超過百億元的公司有12家,主要有以下特點:
1、大型房企扎堆發債。發行規模過百億公司中,上半年營收超過100億占比近半。華夏幸福融資額最高,去年以來發行公司債融資305億元,其中今年融資225億元,該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76億元。保利地產融資150億元,作為房企龍頭,公司上半年營收為551.5億元。此外,榮盛發展、首開股份等上半年營收也在百億元以上。
2、財務杠桿水平較高。從資產負債率水平來看,發債超過百億的12家公司上半年平均資產負債率超80%,高出平均水平近3個百分點。進一步從衡量房企負債水平的凈負債率(凈負債率=(帶息負債-貨幣資金)/所有者權益)指標來看,前12家公司為171%,高出平均水平約50個百分點。負債水平最高的為今年土地市場的明星公司泰禾集團,該公司聚焦一線城市頻繁高價拿地,半年報顯示凈負債率高達314%,較去年年末激增82個百分點。大舉擴張背后是資金鏈吃緊,該公司除了發155億元公司債之外,連續兩年啟動定增融資,去年定增融資39.28億元之后,今年再度發布定增預案,計劃募資70億元投入四個地產項目。值得一提的是,這四個項目都是近兩年獲得,其中一個項目為去年12月競得的深圳寶安尖崗山地王項目。而以往房企拿到地王項目后,普遍會延遲開發,寄望高漲的房價沖減拿地成本。從定增預案來看,這4個項目土地成本平均占比超過60%。泛海控股近年來資產負債率一直居高不下,公司布局金融領域。除了大規模發行公司債之外,去年通過定增融資57億元,用于補充2個地產項目的開發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今年3月再度拋出定增預案,計劃募資約150億元,用于增資亞太保險和補充4個地產項目的開發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