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客戶一次性買下60套房的謠言刺激成都樓市,購房者恐慌性入市,多個老盤開盤即清盤,開發商乘機大幅漲價“跟你這么說吧,你現在買,到過年的時候肯定賺30萬(元)。” 四川中德世紀置業有限公司(下稱“中德置業”)的銷售代表指著中德·英倫世邦的100平方米左右的戶型模型,對著一圈意向購房人表示,“這個房子四五月份的時候賣9000元/平方米,現在賣1.5萬元/平方米。”
這是《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日前在銷售現場看到的景象。如果該銷售代表所言不虛,位于成都高新區的這一樓盤不僅在半年不到的時間內漲價逾50%,更以贏得土豪“一擲億金”,令成都樓市興奮——“一位來自浙江的客戶一次性買下60套房,成交總金額約1億元”。
9月21日,該消息迅速在社交媒體上發酵,而成都其他多個樓盤也跟進宣稱被土豪掃貨。雖然中德置業隨即在23日就出面辟謠,稱“客戶退定”,但一時間,“炒房團空降成都”的消息甚囂塵上。
《第一財經日報》發現,受到多種因素刺激,這兩天成都多個樓盤開盤即清盤,一些樓盤乘機發布漲價通知。
昨晚,成都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成都通報稱,“我局已對在網上編造、散布我市樓盤銷售虛假信息的某房產中介經紀人張某某、黃某某予以行政拘留處罰”。
辟謠了,市場越發激進
在9月21日傳出“購60套房”消息當天,中德置業的營銷總監姜川回應媒體稱,該客戶選擇上周剛開盤的8號樓房源,挑的是110~130平方米的大戶型,有律師陪同購買,并且按照每套6萬元的定金,已經先期交付360萬元。
在這條新聞發布之后,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就表達了質疑。張大偉認為,這則新聞的起源和產生都從9月21日開始。在9月21日下午,“客戶”交了每套6萬的定金買了房之后,然后晚間9點這一消息就已經出現在媒體上!按照正常的消息來源,這種大單炒房客,是銷售的獨家資源——這樣的客戶就是金主,銷售方面通常是會積極保護消息源的。但為什么在下定的當天,銷售總監就積極向媒體曝光?
張大偉追問道,“這個新聞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那么成都住建委就應該檢討了;如果不是真的,‘創造’這個消息并散布的,是不是涉嫌犯罪?”
這一爆炸性的消息出爐40多個小時后,9月23日晚間,中德置業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聲明稱,“網傳一客戶一次性購買我司中德·英倫世邦項目60套房屋一事不屬實,因雙方未能達成購買協議,客戶已退定。”
“客戶”視一億元大單為兒戲,輿論一片嘩然。有的人認為開發商發布虛假消息、炒作房價、制造恐慌,應該嚴查;有的人則認為這是開發商迫于壓力而為之。本報記者聯系中德置業營銷策劃部副總監龍浩,他表示,一切以公司聲明為準,對于輿論關切不予置評。
不過,盡管這個事實被否認,但是成都樓市卻并沒有安寧下來,反而越發激進。
與中德·英倫世邦相近的龍湖九里晴川漲價到1.7萬元/平方米;華僑城原岸四處打廣告發布漲價通知,9月25日全線漲價5000元/平方米;濱江和城9月24日早晨放號,9月23日已經有人通宵排隊領號。
銳理戰略研究中心總經理郭潔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些信息制造出來的恐慌,讓所有購房者,尤其是本地購房者心理上產生很大壓力,迫不及待入市搶房。這是“我們房地產從業人員不贊成的,但是市場的不理性也沒有辦法”。
郭潔認為,成都樓市近期出現的漲價潮,是由政府的寬松政策、開發商的炒作與部分媒體的助推,以及購房者自身恐慌心理等幾個原因造成的。
“尤其是近期炒房客進入成都比較明顯。如果沒有炒房團,我們認為8月份,成都樓市都應該趨于緩和,也就是說量價都會有所回落。但8月份出現一些外地購房者來搶房,造成了市場的熱度持續。”郭潔表示。
記者注意到,就在中德置業辟謠的當天,9月23日,成都市城鄉房管局通過其官方網站表示,將“加強監管”,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這則信息稱,“針對近期我市房地產市場個別企業違規收取誠意金、捂盤惜售、人為炒作等違規行為。市城鄉房產管理局將進一步強化市場監管監測,加強日常巡查,嚴格查處虛假宣傳、違規收取誠意金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