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線城市房價上漲有兩個因素,合理因素是大都市區加快發展,不合理因素是城市發展戰略、土地政策和制度。政府多年來通過土地財政來為城市建設募集資金,很多城市政府采取的是擠牙膏式的供地方式,使土地供應價格最大化。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李佩珈認為,房地產價格過高不僅加大資產價格泡沫破滅風險,也促使資金過度流入房地產業,進一步惡化實體經濟投資不振的狀況。長期看,還會透支居民部門低杠桿的政策回旋空間。宏觀政策需要在“穩增長、抑泡沫”中做出更艱難的平衡。
明源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劉策認為,房價上漲的核心是土地財政稅收制度,應逐步調整人為控制土地供應造成的供需矛盾,同時逐步降低房企的稅負負擔。
從19日起,熱點城市江蘇省南京市將集中供應27幅土地。業內人士表示,這或許可以起到平抑地價的作用,但具體實施效果如何、其它熱點城市是否可效仿還需觀察。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6 手機:1580136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