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報告也建議,地方政府應當科學規劃,審慎開發商業地產,防止再次形成購物中心、奧特萊斯、城市綜合體,甚至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等的開發熱。必須因地制宜,科學設計,合理布局,保持商業設施的適度、協調與穩定,既要避免“大干快上”式的一哄而上,更要防止“風卷殘云”式的一哄而散。
荊林波認為,實體店還會存在,但一定要轉型升級,瞄準顧客,做好定位。“建議是這些實體商業交易市場要確定顧客是誰,能給顧客提供什么,實施差異化競爭,不是百店一面,更重要的是要有體驗,就是增值服務。”
“只有圍繞商品和服務提升質量,圍繞顧客最終的體驗,不斷滿足顧客的需求,顧客才會愿意為差異化、高品質付費?!?荊林波說。
洪濤則認為,國家應該做好供給側結構改革,比如要降低實體商業店的成本。
現在房價上升較快,很多購物中心和百貨市場房租成本極高,如北京王府井區域商品每平方米1年租金超過了2.8萬。他指出,很多店關門都是房租所逼的,而電商不用交稅,這與實體店鋪形成了不平等競爭。
“建議現在實體店加快轉型,不能追求銷售額,而要追求利潤。要改變過去的粗放模式,集約經營,可以結合網上交易、微信等促進交易,利用大數據來提供便利化服務?!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