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惠有限
盡管抵扣項目十分豐富,然而最受關注的,莫過于住宅按揭貸款利息的扣除,簡而言之,就是將購房人的住房按揭貸款利息支出可以作為起稅前項進行抵扣。個稅抵扣房貸政策的效果不直接體現在房貸上,而是還貸人的收入。這條政策對于購買高檔住宅且工資水平較高的人群減負效果更加明顯。
“房貸利息抵扣個稅已經確認,并且可以確定該方案會在全國推廣。”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表示。
上述財稅系統人士給《華夏時報》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是在免征額以內的家庭,原本就不用繳納個稅,那么個稅的任何抵扣將與其無關,包括房貸、養老方面的抵扣。對于超過免征額不足1500元的人來說,是按照個稅稅率3%計算,即使全部抵扣,每1元房貸僅能抵扣0.03元,即每1000元房貸抵扣30元;對于超過免征額1500元但不足4500元的人來說,按照10%的稅率計算,每1元的房貸可抵扣0.1元,即每1000元房貸可抵扣100元。隨著收入的增加,可抵扣的個稅越多。
不過,據賈康透露,截止到2015年兩會,繳納個稅的人只有2800萬人,占整個人口總數的不到2%。因此,個稅抵扣的優惠并不普及。
賈康認為,不能獨立地看待個稅改革,本輪個稅改革要站在整個稅制改革的宏觀層面去思考,稅制改革應以保護納稅人權利為中心,納稅人總體稅負不應增加。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應當將個稅改革與增值稅、消費稅等間接稅改革結合在一起考慮,就是說,如果個稅改革增加了納稅人的負擔,就應當通過降低增值稅、消費稅等間接稅稅負,讓納稅人得到更多實惠,實現直接稅與間接稅一體化的改革。”賈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