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遏制商改住項目”的消息是從最近兩個部委召開的會議中傳出來的。近日,北京市國土資源和城鄉規劃委員會和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召開了商住房專題會議。據相關媒體報道,北京市高層的意見是,“堅決不能再新增商住”、“商辦用地暫停上市”。某新媒體公眾號傳出的一份政府部門的《關于遏制商改住項目研討會》的PPT。
多為研究人士認為,事實上,商改住項目本身是“無公害”項目,尤其是在價格方面,其實漲勢一般,并不會對北京市場形成一個多大的價格上漲壓力。但此類物業因為導入了比較多的投資投機資金,所以總體上說,這會使得此類物業面臨一些被監管的可能。
此前,北京市對商改住項目曾出臺多項通知。2010年,北京市《關于加強酒店類項目銷售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也指出,各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取得酒店類項目 立項核準或備案批復文件后,不得擅自改變項目用地性質和規劃用途經營使用,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分割轉讓。2011年5月,北京市下發《關于加強部門聯動完善 商業、辦公類項目管理的通知》,明確提出,商業、辦公類項目,“不得采用單元式或住宅套型式設計。”
也有人士分析,此次關于嚴控商改住的研究,源于北京大量應疏解出去的人口,都在城鄉接合處通過商改住的產品定居,導致人口疏解不力,因此需要采取嚴控措施。
“但如果是全面收緊,或者說和普通住宅施加同樣的政策內容,那么此類物業可能會發現幾乎沒人認購,因為本身就是有一定的缺陷,或者說在信貸政策、稅費政 策、入住后的便利程度等方面,都是有一定的軟肋,所以如果后續要收緊,不排除會分區分類調控。分區的含義在于,包括順義、大興或學通州的限購模式,而其他 區域相對較寬松。一位研究房地產政策的人士表示。
他再次強調,“分類調控的含義在于,適當增加包括居住證或社保繳納等限制,進而一定程度上減少潛在的購房需求。此類調控,對于后續此類項目的供地來說也會有暗示,即后續減少對此類物業的供地,進而規范此類市場交易。”
不過,北京“商住房”傳言迎來全面限購,導致一些開發商也將此作為銷售說辭,引發搶購。這一次是否要全面嚴控商改住項目,目前還存在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