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十三五”開局之年,面對國內外依然復雜嚴峻的環境及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建筑行業發展增速連續4年下滑,去年再創新低。
但困境與機遇并存,我們盤點今年初以來的部分重特大中標項目發現,一批超級大單在PPP和海外工程領域落地開花,成為推動建筑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PPP項目建設蔚然成風
PPP作為一種新型合作模式,因其具有破解財政困局、解決融資渠道的魅力,已在全球范圍卷起一場資本盛宴,在國內更是蔚然成風。
有關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全國PPP全部入庫項目9285個,總投資額10.6萬億元。其中,市政工程、交通運輸、片區開發3個行業項目數和投資額均居前三位。在交通基建領域,以“建交兩鐵”(中國建筑、中國交建、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為代表的四大基建類央企,已不同程度地開啟了PPP藍海之旅。
中國建筑和中國交建聯合體
中標河北PPP項目
6月30日,河北省太行山等高速公路PPP項目的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石家莊舉行。中國建筑聯合體簽約河北省太行山等高速公路PPP項目。
由中國建筑與中國交建等組成社會投資人共同投資建設的太行山等高速公路項目建設總規模約346公里,總投資約470億元,包括太行山、京秦、唐廊等3條高速公路。其中,太行山高速縱貫太行山區,是連接京冀豫三省市的一條交通大動脈,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的重點工程,對改善河北省公路交通環境,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中鐵
中標146.8億元PPP項目
近日,中國中鐵與某獨立第三方組成的聯合體中標呼和浩特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PPP項目,該線路全長21.932Km,總投資約146.8億元,建設期57個月,運營期25年,項目總合作期約30年。
項目采用政府與社會投資人合作PPP建設模式,由呼和浩特市政府授權呼和浩特市交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為項目采購人,通過政府采購的公開招標方式,確定社會資本投資人,雙方共同設立PPP項目公司。項目資本金比例為總投資的50%,政府與聯合體在項目公司中的股比結構為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