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省去庫存取得明顯成效,房地產市場態勢穩定向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廣東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均位居全國各省市區首位。截至6月底,全省商品房庫存面積為14881萬平方米,比去年底減少1471萬平方米,是上半年工作任務(化解75萬平方米庫存)的近20倍。
根據年初我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庫存行動計劃要求,我省各地市按照“一類一策”的原則安排去庫存任務,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特別是在去庫存任務較大的“一類城市”,均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
庫存規模較大“一類城市”超額完成任務
今年初,廣東省出臺《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庫存行動計劃(2016-2018年)》,根據不同城市庫存情況分化的現狀,明確全省城市分為4類,按照“一類一策”的原則安排去庫存任務。上半年數據顯示,在庫存規模大、需求旺盛的佛山、惠州、中山、清遠4個“一類城市”,去庫存已取得初步成效。
以任務最大的佛山市為例,上半年該市商品房銷售成交面積1048.20萬平方米,商品房庫存量比2015年底減少221.59萬平方米,超額完成省下達的12萬平方米去化任務指標,剩余庫存去化周期降至6.1個月,房地產市場基本保持穩定發展。同時,佛山還加大商業用房處置力度,出臺對商業地塊土地性質進行部分調整方案和未開發房地產用地用途轉換方案。
同樣,惠州注重去庫存與增加有效供給相結合,上半年惠州市商品房銷售面積823.8萬平方米,增長70.7%(增幅居珠三角第二)。本期凈化解481萬平方米(化解871萬平方米、新增390萬平方米),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值得注意的是,惠州還大力支持農民工和農民進城購房,農行惠州分行共辦理農民安家貸業務1700筆,貸款金額6.9億元。
而在清遠,外市人口前來置業明顯增多。在廣清一體化戰略帶動下,上半年來自外市戶籍人口到清遠市購房的居民占整體購房人數的56.2%,比去年同期增加9.8個百分點。1—6月,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積從2015年底的1378萬平方米降至6月末的1269萬平方米,消化庫存109.3萬平方米。
中山在去庫存工作上也遠超額完成任務。上半年商品房庫存面積減少331.3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庫存面積減少287.5萬平方米,非商品住房庫存面積減少43.8萬平方米,已超額完成今年消化商品住房庫存10萬平方米、非商品住房庫存面積20萬平方米的目標任務。
各地去庫存取得初步成效
事實上,不僅僅是一類城市,在庫存規模較大、需求較旺盛的江門、肇慶、東莞、韶關、汕頭、茂名、湛江7個“二類城市”,河源、梅州、陽江、云浮、潮州、揭陽、汕尾7個庫存規模小、需求平穩的“三類城市”,以及沒有硬性去庫存任務的深圳、珠海和廣州這3個“四類城市”,上半年房地產去庫存情況也基本向好。
以江門為例,截至6月底,江門市商品房庫存742萬平方米,比去年年底庫存總量846萬平方米下降了104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庫存下降96.5萬平方米,非商品住房庫存面積下降7.1萬平方米,超額完成上半年任務。
超額完成任務與積極推進去庫存工作密切相關。我省不少地市取消執行過時的限制性措施,全面調整住房限購政策,對商品住房項目停止實施“90平方米以下套型住房占全部套型70%以上”的要求。
同時,多地加快推進棚改安置和住房保障貨幣化助力去庫存。比如,佛山上半年全市完成城市棚戶區改造835套(戶),完成率83.5%,其中貨幣化安置率63.6%;惠州落實“回購商品房”政策,出資1.56億元在市中心區購買300套、共2.1萬平方米商品房作為公租房,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57戶、棚改安置807戶,其中貨幣化安置占比67.7%。
另外,還有地市嘗試搭建住房租賃平臺,培育住房租賃市場。以肇慶為例,6月12日肇慶市與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行、廣東建鑫投融資發展有限公司簽署《廣東省肇慶市專業化住房租賃平臺試點合作框架協議》。作為我省首個落地實施的專業化住房租賃平臺試點項目,平臺將肇慶市作為試點地區,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開展房地產去庫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