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庫存該怎么辦?
客觀來說,本輪去庫存是有成效的。
今年以來有20多個省份立下“軍令狀”,針對不同情況推出去庫存的具體實施方案。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國有近百個城市推出了購房落戶相關政策。很多中西部城市更是推出了不同的去庫存金融工具,還有多個中西部省份明確表示,保障進城農民及其子女平等享受就業、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為農民工和有意愿的農民進城購房創造條件。
根據同策咨詢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4個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庫存下降同比超20%,深圳由于房企推盤節奏加快,庫存上升了近14%。在去庫存最大的贏家“強二線”城市,蘇州庫存下降了47%,南京更是下降了56%。二三線省會城市如長沙、武漢、福州等也下降明顯。
而在非省會城市,去庫存效果則各有千秋。浙江舟山下降了14%,山西運城則增加了4%。不過從全國范圍來看,2015年下半年開始,全國35個城市庫存總體呈現下滑態勢。
下一步,樓市去庫存應摒棄普惠的貨幣和稅收政策,堅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
更重要的是,三四線城市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加快推進,這包括產業結構升級,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配套,還需解決農民市民化的“后顧之憂”問題。
這并不容易,甚至在短期內難以實現,但確是去庫存的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