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日前表示,個人所得稅可抵扣房貸已明確,可以確定該方案會在全國推廣。
賈康對表示:“個人所得稅可抵扣房貸已明確,會支付月供的利息支出,至于進展,要看個稅改革的時間,中央要求的時間是1年左右,但今年可能趕不上了。可以確定的是,這種方案會在全國推廣。”
這個調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住房按揭貸款利息納入個稅抵扣,比如工資薪金的應納稅所得額可以減去房貸的利息部分再計算個稅,這樣可以少交部分個稅,減輕了個人負擔。
當然個稅稅項有很多項,比如工資、勞務報酬、分紅、股息等等可能產生個稅,而房貸情況也比較復雜,比如房屋性質、還款方式、多套房貸等等。具體方案細則需要出臺時才能明確。
一、房貸利息抵個稅,房貸利息將省15-45%?
房貸利息抵個稅最為利好的當然是購房群體。在沒有其它限制條件的前提下我們做一個計算:
比如:A先生是白領一族,假設他購買的是200萬元的住宅,通過商業貸款按揭七成供30年,如果他選擇的是等額本息的還款方法,月均還款額約7430元,其中約3541元是利息支出。按照他的稅前月收入為2萬元計算,在扣除四金、稅基等應納稅2404元。如果按揭貸款利息支出可以在稅前抵扣,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A先生每月將少繳稅約885元,相當于利息支出的24.99%。
B先生是企業高管,假設他在上海購買的是1300萬元的住宅,通過商業貸款按揭五成供30年,同樣是等額本息的還款方法,月均還款額約34497元,其中約16442元是利息支出。按照他的稅前月收入為15萬元計算,在扣除四金、稅基等應納稅51132元,但如果把按揭貸款的利息支出在稅前抵扣,B先生每月將少繳稅約7399元,相當于利息支出的45%。
二、樓市又一“王炸”?
房貸利息抵個稅若能實施,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降低了個稅負擔,從而達到變相降低月供負擔的效果。對于購房者來說,等于獲得了一個更低利息的按揭貸款方式。對于樓市來說,肯定有一定刺激作用。特別是在“穩增長”的主題下,政府利好政策疊加,加快去庫存化。對提振內需也會起到正向作用。
任志強在去年曾表示,目前房地產投資增速下降、庫存增速上升,對于宏觀經濟來說是相對危險的。而最有效的去化政策是有限額地進行個人所得稅的減免,在政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住房個貸利息沖抵個人所得稅。
實際上,這個政策早有先例:
1998年,上海為了應對東南亞金融危機對樓市的影響,曾出臺過為期5年的個人購房退稅政策。政策規定,凡1998年6月1日至2003年5月31日期間,在上海購買或差價換購商品住房并在上海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中外籍個人,且是商品房產權證的法定擁有人,可在這一時期內享受購房后起算的個人所得稅抵扣。這項政策也確實起到了積極作用:1997年上海的住宅銷售面積是617萬平方米,1998年就達到1057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