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萬科A股于上周復牌,去年開始買入萬科股票的寶能集團再次進行了小幅增持,萬科領導權之爭的“最終攤牌”拉開序幕。
據英國《金融時報》7月11日報道,寶能集團去年開始購入萬科股票,并在去年12月與萬科展開領導權之爭。寶能首次發起進攻就激起了這家住宅開發商的創始人兼董事長王石的憤怒回應,稱寶能將嚴重破壞萬科的企業文化。
如今,戰火重燃。經過6個月的停牌,萬科在深圳上市的A股于4日復牌。寶能趁勢殺入,將所持萬科股份從24%提升至25%,觸及監管門檻。而寶能大舉使用杠桿也引發了對中國的信貸泡沫在這場前所未有的企業股權之爭中所發揮作用的質疑。
交銀國際研究主管洪灝表示,萬科之爭預示著中國投資者維權行動時代的到來。“它還表明杠桿如何能夠讓競爭更公平,盡管也帶來巨大風險,”洪灝補充道:“在這方面,萬科之爭類似于美國的‘門口的野蠻人’時代,那時,擁有良好及穩定現金流的公司遭到了用垃圾債券融資的收購。”
報道稱,去年12月初,金融綜合性企業寶能首次以萬科最大股東的身份出現。寶能為企業家姚振華所創,以前是一家房地產公司。寶能的出現引發了萬科的擔憂,創建萬科的獨立管理團隊此前從不必向某個控股股東負責。
“我們在中國從未見過這樣的敵意收購,”胡潤在追蹤中國億萬富翁財富的《胡潤百富榜》中表示,“這次事件如此轟動的原因之一是,它涉及的是中國最知名、最受尊敬的企業家之一——王石。將他逐出一家多年業績優秀的公司的企圖前所未聞。”
在姚振華大舉購股(使得萬科股價飆升)之前,中國最大國有企業之一——華潤集團是萬科最大股東。
報道稱,但當王石開始尋找“白衣騎士”時,他卻轉向了深圳地鐵集團——一家隸屬于深圳市政府的軌道交通企業。萬科提議讓深圳地鐵成為公司最大股東,在這一過程中稀釋寶能、華潤及少數股東的股份。毫不奇怪,寶能、華潤都表示反對這一提議。
6月26日,萬科之爭再起波瀾,寶能開始進一步施壓,要求召開股東大會投票罷免萬科董事會。寶能稱,萬科董事會在王石長期休假到海外游學的幾年中對其支付了過高的薪酬。王石否認自己曾推卸工作職責。
報道稱,在8日刊發的采訪中,王石稱:“寶能成為大股東才幾個月,就要罷免整個董事會、趕走整個管理層。他們真有能力管好這家公司嗎?”
在試圖挑戰王石及整個萬科董事會(華潤擁有其中的三席)的過程中,寶能似乎低估了可能引發的反彈。在萬科的“穩定”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局勢開始偏向王石及其管理團隊。
華潤表示,該集團不支持寶能的要求。曾執掌中國最大國有能源企業之一的傅成玉,稱贊萬科為“中國市場少有的治理規范、公開透明的良治公司”,并呼吁監管機構保護該公司。
標準普爾呼應傅成玉的擔憂稱,罷免萬科董事會可能導致財務不穩定,影響萬科的信用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