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改租房市場現狀
目前租房實際繳稅比例不到10%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盡管新政策給出了比較大的稅收優惠,但目前個人房屋租賃市場的實際狀況,使稅收優惠政策很難影響到租房市場和租金水平。
“我接觸的房東一般很少關心交稅的事,租客倒是偶爾會問起來,我們也就是幫著提供一下房東的復印件之類,真正交稅都是個別有特定需要的租客自己去交。”北京市朝陽區青年路附近一家房屋中介業務員李飛告訴記者,房東提出的報價都是凈收入,不包含任何稅費,雖然中介提供的格式合同里也會規定誰繳納稅費,但最終是否繳稅,主要看租客的需求,房東并不會主動去繳稅。
記者以租房者身份打電話咨詢了一些房屋中介,談到租房繳稅問題時,中介一致的說法都是他們和房主只配合提供繳稅的相關資料,稅費還是需要租房者自己繳納。
“這也公平合理,因為需要開發票的人很少,如果提前把稅費加到租金里,算起來很麻煩,而且如果房主不配合繳納,會影響你開票,不如你自己去繳稅,里外里也是一筆賬。”一位中介業務員告訴記者。
一些提供房屋直接租賃業務的中介平臺,也都采取了稅費由租戶自理的方式。在網上租房平臺自如網,記者咨詢業務人員:“租房能否提供發票?”業務人員表示,目前需要發票的租客很少見,如果要開票,他們會提供房屋的相關信息,由租戶自己去當地街道辦或地稅局開具發票,具體開多少錢也由租客根據自己需要決定,至于以后能不能由平臺直接提供發票,還要看新政策實施后的具體規定。
中原地產的一份調查顯示,目前在所有租房者中,實際繳納稅費的比例不到10%,這部分人主要是出于提取公積金、子女入學、報銷房租等必須取得發票的原因。而我國目前租房市場還是以個人私下交易和現金交易為主,很少執行租房備案的程序,稅務部門無法對每一筆租房業務進行核實,租房交稅的政策也就難以嚴格執行。
“在實際的租房市場交易中,租賃行為并不像買賣房屋那樣需要官方確權,這就決定了單純的稅收減免很難對整體租房市場產生大的影響。”張大偉說。
租房支出有望抵個稅(專家分析)
“這次出臺稅收優惠政策力度很大,但因為租房市場的實際狀況,更多降低的是名義稅負,實際稅負減少并不明顯,未來還需要更深入的稅制改革,真正把租房市場該收的稅收上來,該減免的稅減下去。”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認為,此次租房稅收新政的出臺,體現出通過稅收政策調節來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的政策意圖。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新政策體現了國家對租房市場的支持,但稅收減免更多的還停留在局部和表面,受益面比較小,難以從根本上改變租房市場現狀、減輕租房者負擔、真正激活租房市場。
張大偉介紹,與此次開始實施的增值稅減免、個稅減半征收政策相比,市場更關注政策提到的個稅改革,如果未來租金能抵扣個稅,將在很大程度上擴大稅收優惠政策對租房市場的支持力度。
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提出,對個人承租住房的租金支出,結合個人所得稅改革,統籌研究有關費用扣除問題。
張斌認為,建立分類與綜合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是我國未來個稅改革的目標,房屋貸款利息支出、房租支出等都可能作為合理的個人支出納入個稅的稅前抵扣范圍,在進一步減輕租房者壓力的同時,也讓個稅制度更加公平合理。
“建立有效的房租抵扣個稅制度,還能提高租房者自覺納稅的積極性,讓租房市場更加規范。”張大偉認為,在租金抵扣個稅的條件下,租房者取得相應租房發票才能實現自己的個稅減免,這會促使更多的房屋租賃交易走正規的備案手續,有利于加強對租賃市場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