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城市、部分大中商業地產去庫存周期或將更長
參加天津達沃斯論壇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盡管多地在去庫存方面已有實質性舉措,但完成目標仍需突破多重阻力。
專家認為,房地產庫存包括已建成的商品房待售面積、在建未售面積以及待開發土地面積形成的潛在供應量,如按三者總量計算,按照2015年銷售速度,全國房屋庫存需5年以上才能消化完畢。
天津房地產協會副會長徐保滿等認為,房地產去庫存的難點在三四線城市,尤其是人口凈流出的中小城市。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房地產研究室相關專家認為,按照2015年的銷售速度,在計入施工面積和待開發土地面積的情況下,一線城市去庫存周期大致為2年7個月,二線城市是4年5個月,三四線城市為10年8個月。
另外,據記者了解,相比住宅,許多城市的商業用房和寫字樓去庫存壓力更大,部分城市按照2015年的銷售速度,辦公樓和商業營業用房去庫存周期或在10年以上。
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周立群認為,目前在天津、廣州、成都等城市,均出現商業地產存量過大、去化較慢的情況,“商業地產庫存實際上才是‘難啃的骨頭’。”
不少與會專家認為,各地“地王”頻出也在擾亂去庫存政策執行。今年以來,北京、上海、南京、蘇州等一二線城市“地王”頻現。同策咨詢研究部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一二線城市出現39個“總價地王”、81個“樓板價地王”,許多地塊樓面地價高于周邊房價,“面粉比面包貴”屢見不鮮。
中國房地產協會副會長胡志剛認為,一些城市“地王”頻出嚴重擾亂市場預期,不利于去庫存的進一步推進。
去庫存效果不理想對宏觀經濟產生多重負面影響
與會人士認為,房地產去庫存效果不理想,對宏觀經濟發展產生多重負面影響。
達沃斯論壇嘉賓常州天合光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TCL多媒體制造中心副總裁蔡勁銳認為,部分城市房價攀升,“逆去庫存”化明顯,進一步擠壓實體經濟發展空間;同時商業地產庫存高企、許多中小城市去庫存進度太慢,也影響了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