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力去庫存
樓市調控應引導房地產回歸“居住”核心功能,注意因城施策、因地制宜
那么,去庫存究竟該如何發力?
短期看,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定至關重要,切莫因去庫存造成市場大起大落。“即使在成熟市場經濟國家,房地產依然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十次金融危機,九次與房地產有關。維護房地產市場正常運行至關重要。”劉衛民說,“我認為,未來房地產調控政策應當著力于避免大波動:一是引導房地產回歸 居住 核心功能;二是注意因城施策、因地制宜。房地產增速較快的城市,要注意防過熱;而庫存壓力較大的城市要積極去庫存。”
“去庫存要把握好度,房地產調控要避免短期行為。”張大偉說,“盡管政策干預可以改變短期市場格局。但中長期的樓市走向依然取決于供求關系的基本面,去庫存還是要依靠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產業的聚集力。”
長期看,去庫存應當通過一系列改革來完善供給,引導需求有序釋放。
在供給側,庫存較高地區應合理控制土地供應速度,繼續推進保障房貨幣化安置,同時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在近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陸克華表示,住建部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出租庫存的商品住房,也允許將商業用房按規定改建為租賃住房,“當前因為商業模式調整等因素的影響,一些城市騰退出一些商業用房,也有一些商業用房處在閑置或者半閑置的狀況,還有一些在建的商業用房項目預期市場前景不好,而這些商業用房往往位置好、配套好、交通也便利,把這些房子改造后用于租賃居住,既可以增加住房租賃的有效供應,還能做到物盡其用、避免資源浪費。”
在需求端,則可以通過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就業服務水平以及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等方法,降低新市民落戶門檻,提高城市吸引力。
“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可以消化樓市庫存的養老、醫療等短板產業,既可以引導需求有序釋放,促進房地產去庫存,又可以補上服務業的短板,是標本兼治的一招。”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補充道。
去庫存也要進一步完善面向消費層面的住房金融體系,豐富政策性金融工具,穩定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像美國、德國、新加坡等發達國家都有相對豐富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工具,而目前我國住房政策性金融只有住房公積金及個別地區的住房儲蓄銀行,廣大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家庭還缺乏政策性金融支持。“提高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普惠性、增加其對中低收入家庭的支持力度,既有助于去庫存,也有助于滿足市民特別是新市民的住房消費需求。” 劉衛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