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產是日本版還是俄羅斯版?
RUBBER VALLEY橡谷咨詢董事王海濱:
有不少朋友在問我,中國地產是否重演日本。
我因為在海外旅行,一路上沒有多少時間看新聞,今天在一個小鎮長住點時間,才看到大量媒體提及。
說實話,我們在去年就有長期報告,答案是什么?
大概率我們會重演日本房地產結局。
使用歸納法,在任何背后邏輯和時間曲線上,我們都重復日本的軌跡。包括人口結構的變化、儲蓄率節點、投資節點、流動性節點、政府行為模式等等,全部都符合。
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人口老化進入拐點,15到64歲勞動力人口比例掉頭向下,撫養比上揚,儲蓄率下滑,流動性注入以M2計下滑,投資率下滑。中國在2005-2013年,15至64歲勞動力人口分別在低端和知識層面到達頂點,人口撫養比上揚,M2連續兩年下滑。
這方面是驚人的相似。
結果是日本在90年股市崩盤,91年房地產崩盤。在此之前,日本三大城市群,也就是東京、關西、名古屋瘋漲,其余地域不漲或開始下跌。而中國房地產在過去的幾年,北上深等一線城市瘋漲,其余地域不漲和下跌。
這方面也是驚人的相似。
同樣的格局是,日本政府在90-95年全力維持日元匯率,利率下行。在這個區間,其名義匯率的維持,導致其經濟衰退,無法平衡其經濟體。華爾街曾嘲笑了日本人二十年,說日本將當年的債務如同垃圾般掃進地毯下面,假裝不知道,然后用漫長的經濟衰退,來出清危機。
好吧,我只是羅列參數,中國是否和日本有差異化的背景呢?
這方面也是大致差不多。當時在冷戰時期,蘇東集團是另一種經濟模式,半個地球的市場經濟中,日本和德國處于今天中國的位置,以分量來看,也大致差不多。
從產業遷徙的周期性變化,以及美元周期,也大致類似。
甚至人民幣被迫升值的過程,與當年日本廣場協議后,日元被迫升值,在西德抑制資產投機,日本反而刺激資產市場的做法,也是雷同。
大致上中國經濟完全復制了日本經濟當年的軌跡,所以,你也可以說,中國的房地產有概率重演當年的格局,因為太像了。
不過仍舊有大量爭議,除了京滬永遠漲的說法,我和高盛的某些意見溝通時,他們居然也認為房地產可能會比較另類。我保留了我的意見,當然在匯率上,我們的意見大致相同。
所以,這一篇文章就給一個開放式的結尾:沒有答案。
但我是不會再買房子的。
至于有朋友說,中國地產應該會俄羅斯化,按照盧布計價二十多年上漲150萬倍。我告訴你一件事,你去思考后果。俄羅斯人基本上有一塊土地,20畝左右,種什么都可以,不會餓死。原油起落,就可以幫他們過日子了。你想過人民幣貶值2萬倍的后果嗎?自己去想,這是我不認為會走向俄羅斯化的原因。
中國樓市重演日本式崩盤?你太幼稚!
深圳商報編委劉曉博:
每當中國房價飆升的時候,就有人拿“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教訓來嚇唬大家。很多讀者受此影響,錯失了最佳購房機會。
3月15日,住建部長陳政高舉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再次提出了“中國樓市會不會像當時的日本一樣發生崩盤”的問題。對此,陳政高這樣回答:
圍繞這個問題,我請教過一些專家。我要說的是:第一,時代不同。日本發生的事情是在20年、30年以前,背景、政治、經濟條件和今天都大不一樣,甚至是完全不一樣了。第二,國情不同。中國和日本的城鎮化水平不同,經濟發展階段不同,宏觀調控的措施也不同。因此,我要說,不能相提并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