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創效并重,科技助推發展:中國建筑始終堅持把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作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打造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項目為載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研發、總結形成了以上海環球、廣州西塔為代表的超高層建筑綜合施工技術;以南京南站、武漢站為代表的高鐵站房施工綜合技術;以香港新機場客運大樓、阿布扎比機場為代表的航站樓施工綜合技術;以海南會展中心為代表的大型會展建筑綜合施工技術;以水立方為代表的體育場館建筑綜合施工技術;以嶺澳、紅沿河核電站為代表的核電綜合施工技術;以哈大高鐵、武漢四環線為代表的高速鐵路、公路綜合施工技術;以及大型儲罐施工成套技術、塔式制麥機點設備安裝綜合施工技術等,形成開拓高端市場的核心技術優勢,科技對新增營業額和利潤的貢獻率達到80%。
「十二五」期間,獲得國家科技獎12項(一等獎3項,技術發明獎2項),詹天佑獎38項,國家級工法146項,主參編國家標準44項,國家授權專利8,019項,獲國務院國資委頒發的中央企業「科技創新企業獎」,25家所屬企業被成功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在綠色建筑、BIM技術、建筑工業化等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研發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規模化應用。 2015年9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確立中建三局、七局為首批「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
企業與項目管控發力,管理筑牢發展:企業管控朝向科學化邁進。風險管控水平進一步提升,通過加強財務預警分析、內控審計和法律管理,實現風險管理與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有機結合。開展貸款債權證券化,辦理應收賬款保理等,有效降低了資金風險。
公司法律與合同管理工作在國務院國資委法制工作第三個三年目標的最終考核中蟬聯A級評價,排名第一;業務管理方面,總部建立現金流、應收款項、投資開發、管理費用、業績考核、領導人員規定等管理制度,子企業完善市場營銷、履約建造、催收清欠等管理措施,共同推動公司經營質量持續向好;降本增效,集中采購經驗被國務院國資委贊譽為「中建模式」并在央企推廣。
「云筑電商」平臺上線運營,集采覆蓋鋼筋、商混、周轉料具等10個品類。海外項目國內平臺采購模式全面落地。「十二五」期間實現集中采購額8,088億元,降低成本2.6個百分點;項目管理方面,以標準化為抓手提升全集團項目管理水平,獲得魯班獎87項、國家優質獎155項,大力推動綠色施工,獲得國家AAA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364個,占全國總數的14.7%,均為行業之首。
成就輝煌續寫璀璨明天
中國建筑市場化經營較早、一體化程度較高、專業化經營歷史久遠,通過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實現擁有從產品技術研發、勘察設計、工程承包、地產開發、設備制造、物業管理、投資運營等完整的產業鏈條。以承建「高、大、精、尖、新」工程著稱,在內地和國際上完成了一大批工期要求緊、質量要求高、難度要求大的大型和特大型工程,「中國建筑,服務跨越五洲;過程精品,質量重于泰山」的質量安全方針;綠色建造,環境和諧為本;生命至上,安全運營第一」的環保安全經營理念和品牌形像在國內外市場贏得廣泛贊譽。
中國建筑曾經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目前除形成北非、美國、中東、南洋等傳統優勢市場外,成立了非洲、拉美、中東歐、東盟及周邊、中亞五大海外營銷中心,聚焦「一帶一路」,破解國際指數難題。「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已進入43個國家市場,追項目84個,新簽項目合同額67.6億美元。公司在2015年底簽署的合同額約28.9億美元的巴基斯坦卡拉奇-拉合爾高速公路項目以及2016年初簽署的約27億美元的埃及新首都建設項目,標志中國建筑「一帶一路」戰略推進取得重大實質性成果。
展望「十三五」,中國建筑堅決以國企改革為核心,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緊跟國家「三大戰略」,搶抓供給側結構改革窗口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努力開啟中國建筑新輝煌!奮力向最具國際競爭力的投資建設集團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