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江西
安排省大中型建設項目725個,總投資約1.35萬億元,當年完成投資3500億元左右。交通方面,開工建設廣昌至吉安等高速公路項目,建成興國至贛縣、修水至平江等11個高速公路項目,力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6000公里。開工建設贛深客專、合安九客專、吉永泉等鐵路項目,建成武九客專江西段。建成上饒三清山機場。能源方面,推進神華九江電廠、豐城電廠三期等5個常規火電項目建設,積極開展西南水電入贛等特高壓項目前期研究工作,建成撫州電廠第二臺百萬千瓦機組、洪屏抽水蓄能電站,加快推進國華信豐電廠前期工作。水利方面,開工建設廖坊灌區二期工程、四方井水利樞紐等項目,加快推進贛撫尾閭綜合整治,基本建成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產業升級方面,開工建設南昌航空城試飛區、贛州北斗產業園等項目,建成昌飛呂蒙總裝園、北大科技軟件產業園等項目。公共服務設施方面,開工南昌軌道交通4號線一期工程,重點實施16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10個城市公共停車場項目、共青科教城等18個教育項目、省屬醫院新院等24個醫療衛生項目、省文化中心等12個文化項目以及15個重大體育健身項目。為保證項目建設資金,進一步創新項目建設投融資方式,務實推進PPP模式,積極爭取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發行支持。通過多渠道、多方式投融資,保持投資穩定增長。
16、廣東
全年安排省重點項目投資5000億元。開工建設深中通道主體工程、羅定至信宜等15個高速公路項目,新增通車里程716公里。推進贛深客專、廣汕鐵路、深茂鐵路等一批鐵路項目建設,加快地鐵和城際軌道交通建設,加快推進湛江機場、梅縣機場遷建和韶關機場改擴建前期工作,抓好港口、航道及配套產業園區等項目建設。加快建設韓江高陂水利樞紐等重大水利工程,推進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抓好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實施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包,推進與央企簽約項目落地。開工建設一批重大環保項目和民生工程。建立健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機制,完善PPP項目庫,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和擴大重點領域投資,用好省鐵路發展基金等。加強項目儲備,編制實施政府三年滾動投資計劃。
加強農村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完成山區2400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加快海堤達標加固建設。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水平。加快建設美麗鄉村,開展新一輪省級新農村連片示范建設,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促進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常態化運營。
17、廣西
建“六橫七縱八支線”高速公路網絡,重點建設灌陽至平樂、柳州經合山至南寧、崇左至水口等項目,建設一批二級以上公路,推進老齡油路改造和縣與縣、鄉與鄉之間道路聯通,建設屯級硬化路,大幅提升農村公路通達深度,公路總里程達到13萬公里,其中二級以上普通公路1.7萬公里、高速公路7000公里,基本實現縣縣通高速、鄉鄉通油路,具備條件建制村通硬化路
重點建設南寧至貴陽高速鐵路、柳州經梧州至廣州、柳州經賀州至韶關和南寧至憑祥擴能改造等鐵路項目,推動規劃建設南寧至西安、蘭州等重點城市的南北陸路國際新通道和南寧至呼和浩特高鐵“北上第二通道”。加快規劃建設城際鐵路,完善連通北部灣港口、西江黃金水道和重點產業園區的支線鐵路。鐵路營業里程達6000公里左右,其中高鐵突破2000公里,實現市市通高鐵。
實施港口能力提升、貨運暢通、港口服務重大工程,完善集疏運體系,促進海鐵等多式聯運,重點建設防城港企沙南港區40萬噸級碼頭及航道、欽州港2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及航道、北海鐵山港7至10號泊位等項目,港口吞吐能力達到4.5億噸,不斷提升港口綜合競爭力,加快建設千萬標箱現代化大港。
加快西江“一干七支”航道擴能改造,打造“三主四輔”現代化港口群,重點建設貴港經梧州至廣州一級航道、柳州至石龍三江口和來賓至桂平二級航道、西津和紅花樞紐二線船閘、龍灘和百色升船機等項目,推動繡江、賀江復航,實現西江全線規劃河段通航,千噸級以上高等級航道突破1500公里,港口綜合吞吐能力1.5億噸。
提升南寧、桂林機場運輸保障能力,優化支線機場布局,積極發展通用航空,重點建設桂林機場新航站樓、南寧機場第二跑道,遷建梧州、柳州機場,新建玉林、賀州等機場,民用機場達到9個,旅客吞吐能力3500萬人次,實現片片通民航。
推進有條件的城市建設軌道交通,基本建成南寧軌道交通1至4號線,加快5號線建設,推動6號線前期工作,積極發展快速公交、智能公交、新能源公交,提升城市公交出行分擔比例。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具備條件的建制村100%通客車。加強公共停車場、加油站、電動汽車充電樁等建設。推進高鐵站、客運樞紐與其他交通方式有效銜接。
重點建設紅沙核電二期和神華北海電廠一期、防城港電廠二期等工程,推進風能資源富集地區的風電項目建設,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加強城鄉配電網改造,建設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2020年電源裝機容量4700萬千瓦,非水可再生能源裝機500萬千瓦左右。推進沿海LNG、西氣東輸二線等工程,建成覆蓋城鄉的天然氣輸送網絡,實現縣縣通天然氣。推進北部灣大型原油儲備庫、煤炭儲配基地和防城港、北海、欽州煤炭物流園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