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浙江
加快基礎設施現代化。深入推進大港口、大路網、大航空、大水運、大物流建設,實施“萬億綜合交通工程”,構建內暢外聯的“四大交通走廊”,打造省會到設區市1小時交通圈和全省1小時空中交通圈。加強防洪排澇骨干工程建設,加快完善水運、管道、郵政等基礎設施網絡。
12、福建
完成基礎設施投資7300億元,抓好鐵路、高速公路、軌道交通、機場、港口、能源、水利、環保、信息通信等重大項目,加快公共停車設施、地下綜合管廊、污水垃圾處理等城市公用設施建設。引導擴大產業投資,完成工業投資8300億元。實施宜居環境建設項目5000個,完成投資1500億元以上。實施新一批市政提升“五千”工程,新建改造城區雨水管網、污水管網、燃氣管網、城市道路、供水管網各1000公里以上。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全省在建地下綜合管廊超過50公里,加快解決城市內澇和“馬路拉鏈”問題。大力發展綜合交通,優化街區路網結構,抓好地鐵、城市道路、公交場站、公共停車泊位、休閑慢道等建設,新建公共停車泊位2萬個以上,實施精細化交通管理,有效緩解交通擁堵。落實工程建設質量終身責任,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和綠色建筑發展。
13、山東
基本實現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爭取通車里程分別達到2100公里和7600公里。新建改建穿城公路、瓶頸路段2840公里,整治完成國省道6100公里和縣鄉路2.95萬公里。建成運營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菏澤機場,爭取建成濟寧機場、聊城機場,開工建設棗莊機場。推進港航一體化,發展現代化港口群。建設海陽、榮成核電基地和海陸多處風電基地。加快外電入魯,接納省外來電能力達到2400萬千瓦。完善新一代互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系統建設。抓好雨洪資源利用,提高引黃能力,完成黃河下游防洪工程和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加快城市基礎設施改造提升。推動海綿城市建設,建成地下綜合管廊800公里以上。推動具備條件的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水利、電力等重大項目盡早開工,形成較大規模的實物工作量。
14、安徽
全年新開工超億元項目1600個以上、建成600個以上。開工建設引江濟淮、安九高鐵、蕪宣機場等工程,啟動合寧、合安、合巢蕪高速公路改擴建。完成學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動計劃,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405所。新建6座民用機場新增鐵路1930公里。“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進快速客運鐵路網、高等級公路網、民用航空網、內河航道網和現代港口群建設,新增鐵路里程1930公里、高速公路1000公里、高等級航道400公里,新建6座民用機場。大力實施水利安徽戰略,全面推進大江大河、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引江濟淮骨干工程基本建成。安徽境內現已有民航機場包括安慶天柱山機場、阜陽西關國際機場、合肥新橋國際機場、黃山屯溪國際機場和池州九華山機場。安徽在皖南、皖北均有布局民用機場,對于完善安徽民航機場布局,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有著重要意義。在鐵路建設方面,商(丘)合(肥)杭(州)客運專線已經開工建設,該線起自商丘高鐵站,途徑安徽淮南、合肥、馬鞍山、蕪湖等城市,終至杭寧高鐵杭州高鐵站。合肥至安慶客運專線也已開工,建成后與安慶-九江-南昌快速鐵路連通,屆時,合肥到九江只需1小時,到南昌只需2小時,到深圳則只需6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