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調控政策尊重地方差異,強化地方政府的調控責任
2013年2月26日,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3)17號,新“國五條”),提出了各級政府要細化房地產調控措施,承擔房價控制目標的責任。政策出臺后,全國除拉薩外的其他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均陸續出臺地方細則。
但不同城市之間因經濟發展水平、人口聚集程度和房地產市場走勢有所差別,地方調控細則內容也差異較大。隨著當前房地產市場的日益分化和不斷調整,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也應因地制宜,調控方向進一步差異化,從而使原來全國統一調控政策逐步轉向以地方政府為主導因地制宜的調控政策。
3.加快構建以政府為主的住房保障,探索多種住房供應模式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要健全城鎮住房制度,加快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對城鎮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行租售并舉、以租為主,提供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滿足基本住房需求。
在保障性住房方面,要建立各級財政保障性住房穩定投入機制,擴大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給。完善租賃補貼制度,推進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并軌運行。制定公平合理、公開透明的保障性住房配租政策和監管程序,嚴格準入和退出制度。 “鼓勵地方從本地實際出發,積極創新住房供應模式,探索發展共有產權住房”。
4.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用地市場,逐步形成有效有序的土地市場
2013年全國土地市場持續放量,其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增長8.8%,增速比上年提高28.3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同比增長33.9%,增速比上年提高50.6個百分點。一方面在于加快探索城鄉一體化用地市場,另一方面一些地區趁機推出加大土地開發供給力度,以獲取高額的土地出讓收入。
根據財政部統計,2013年地方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1250億元,同比增長44.6%。建議加快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加快房產稅立法等一系列改革思路,有效轉變房地產業粗放型發展模式。
5.加快完善住房信息體系建設,夯實房地產稅征收基礎
不動產登記中最為核心的全國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聯網工作2010年就已經啟動,但進展并不順利。截至2012年5月17日,全國僅有廣州、福州、廈門、南京、無錫和蘇州6個城市宣布信息系統與住建部聯網。2013年2月,住建部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40個城市的住房信息聯網完成,逾期8個月。
建議加快建立以土地為基礎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實現全國住房信息聯網,推進部門信息共享。在保證信息安全基礎上,實現多部門信息共享和互通,為財稅改革和提高政府效率奠定基礎,住房信息系統建成也將成為實施房地產稅和市場化調控的堅實基礎。
(作者任職于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本文不代表所在單位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