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不斷深化,建筑裝飾企業“走出去”已成為無法避免的潮流和趨勢。您認為應如何彌補建筑裝飾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不足?
古少波:隨著我國市場與國際的接軌,建筑裝飾市場的各方都呈現出了國際化、多元化的變化趨勢,這是我國加入WTO后的必然結果。中國加入WTO后,國際交流被提上重要日程,而國家間的合作,無疑最終要由企業代為實現。事實上,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成員,建筑裝飾企業已經主動在國際市場上承建了諸多工程,為踐行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強國戰略做出了卓絕貢獻。
但建筑裝飾行業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為國際市場上做出了突出貢獻,但在發展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目前,國內的建筑裝飾行業還普遍比較混亂,存在惡意低價競爭的情況,不講信用、以次充好的現象時有發生。那么,如何彌足這些不足,讓裝飾企業“走出去”能站穩腳跟呢、我認為,首先要改變自身不足,提升質量,做精品工程。其次,要注重人才隊伍建設,讓管理者走國際化路線,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國際化經營管理人才。
我曾在很多場合講過,寶鷹人有一個信念,就是要在裝飾完美空間、締造百年基業這個理念的支持下,在每座城市留下寶鷹的印記。所以,“走出去”的企業要把自己的理念帶到國際市場上,將建筑裝飾和企業管理中富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帶到全世界的每個城市。
培養企業競爭力,是中國企業能在激烈競爭中制勝的法寶,只有掌握完全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產品和品牌,企業才能長遠發展。同時,要注重對企業精神文化的塑造,創出鮮明的企業文化。
記者:您認為,市場的國際化與企業管理的國際化之間有什么內在邏輯關系?“走出去”對企業的發展有何意義?
古少波:目前,建筑裝飾行業走國際化路線難度還是挺大的。所以,裝飾企業要“走出去”,就必須走高端品牌之路,練好內功,選對發展方向,將項目和領域國際化,走國際化企業之路。中國企業“走出去”是國家的國策。企業到海外發展,一是獲得最大效率,獲得資源、市場、技術,二是財富資源要合理配置,不能把財富都放在國內。
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管理體制,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海外投資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逐步形成的,但它已經不能滿足目前海外投資和企業跨國經營業務發展的需要。企業管理國際化,就是要培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是確立發展戰略關鍵性的一步。 培養企業競爭力,是中國企業能在激烈競爭中制勝的法寶,只有掌握完全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產品和品牌,企業才能長遠發展。同時,要注重對企業精神文化的塑造,創出鮮明的企業文化。對于人才問題,要引入先進管理經驗,提高高級管理人員待遇。
記者:如今,越來越多的建筑裝飾企業搭乘“一帶一路”東風,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您認為,“走出去”后,企業要如何實現社會價值,為國家的發展添磚加瓦?
古少波:國家的“一帶一路”建設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則,堅持開放合作、和諧包容、市場運作、互利共贏,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耙粠б宦贰苯ㄔO是沿線各國開放合作的宏大經濟愿景,需各國攜手努力,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相向而行。
建筑裝飾企業“走出去”,要想在海外實現企業的社會價值,就必須要帶著國家的路線方針,要把國家和政府的發展思路帶出去。“一帶一路”正是中國與鄰為善、富鄰、睦鄰政策的延伸。
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應加強與當地社區、非政府組織(NGO)研究中心、高等院校及研究院等組織機構的溝通合作,主動與專業機構溝通,并借助國際平臺介紹自己企業的計劃,以及對社會做出的突出貢獻。企業“走出去”,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回饋了社會,還可以回國實現扶貧救災,體現自己的社會責任。
當前,建筑裝飾已發展成為建筑業的三大支柱產業。隨著行業的蓬勃發展,建筑裝飾企業的管理亦趨于成熟,行業競爭不斷理性化,這種形勢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企業在競爭過程中利用自身優勢實現技術突破,為國家創造更多經典工程。
如今,走國際化道路的裝飾企業越來越多,這些企業在打造經典工程或在國際上開拓更大市場的同時,為中國建筑裝飾企業在國際市場上贏得美名,為國家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