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運河飯店、馬鞍山大劇院、洛陽牡丹城、鄭州地鐵……從與中建五局結緣那天起,老翟就隨著公司轉戰南北,努力用自己的手藝為企業創造價值。公司領導看在眼里,破格提拔他做了中建五局裝飾公司副總經理。
然而,坐在窗明幾凈的辦公室里,老翟的心情卻怎么也明朗不起來。旁人眼里體面優越的辦公室生活,每一天都讓他如坐針氈。短短兩個月后,老翟就跑去找公司領導要求辭職。看著眼前帶著幾分癡氣和執拗的老翟,公司領導哭笑不得地問:“那你想做什么?”“只要回工地,干啥都行!”老翟回答得斬釘截鐵。
公司領導拗不過,終于同意他回工地做一名施工員。嗅著刨花清新的香氣,老翟覺得自己的人生終于回到了正軌。
“我就是一個手藝人。”三十年來,老翟對自己的定位從沒變過。
一路向上的人生固然風光無限,但繁華綺麗之中能不迷心亂性,知道進退,不忘初心,一生只做一件事,才是老翟真正了不起的地方。
高薪挖不走,高位請不動,很多人好奇,這個“油鹽不進”的老翟到底想要什么?一向謙遜低調的翟篩紅這次卻語出驚人:“我希望自己做的東西能流芳百世!”
老翟做的木工活兒,大到幾米高的落地飛罩,小到十幾厘米的鏡框,全都沿用最傳統的木工技藝,通體以榫卯結構承插連接。雖然沒有一根釘子、一滴膠水,卻如同渾然天成一般,無論怎么搖、怎么摔,即使木頭斷了,都不會從接頭的地方散開。雖然講不出多少大道理,但老翟有自己的邏輯:無論多高明的點子,最后終歸要靠手藝來實現,“做”的過程如果打了折扣,“想”得再巧妙也無濟于事。
平時拘謹寡言的老翟,一旦站在操作臺前,卻頗有俠者的霸氣。雙手在大大小小幾十件工具中翻飛,靈巧地刨、畫、鋸、鑿、錘,一出手就讓對手噤聲。對他而言,最擅長的“語言”唯有這一種。他悄悄透露一個手藝人的小秘密:“比如做一個屋面,工匠師傅會把自己的名字悄悄刻在上面,油毛氈一蓋,別人誰都看不到。但誰在這里施過工,名字永遠刻在那兒,拆房子的時候是看得到的。”
不為換取功名利祿,只為禁得起后人評說,不負此生,不負來世,對得起手藝人那份驕傲和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