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歷來將“德”作為個人修養的大境界,當人們對“德”的關注逐漸減弱的時候,總有些人仍然秉持這一堅定信念:踐行卻不僅僅獨善其身,而是運用自身的影響力,將這種質樸卻又令人感動的優秀品質,化作榜樣的力量,打動人心。江蘇晨光涂料有限公司(簡稱晨光)董事長繆國元,便是這一信念的堅定履行者。
作為一個并不喜歡高談闊論的企業家,繆國元大部分時間,除了在認真工作,就是在思考。工作中冷靜自持,與人交談時平易近人,這種剛與柔交融的動人品質,使繆國元在業內朋友圈一直擁有讓人羨慕的好人緣。同時,在他這種品質的影響下,晨光員工的向心力更加牢固,而晨光,得以在他手里發展壯大。
晨光董事長 繆國元
作為一手把晨光做大做強的靈魂人物,繆國元很忙,出席廣交會、赴北京參加百年百強企業頒獎盛典,開新聞發布會,與代理商溝通……翻開他近來的行程,會發現這位在外人看來已經非常成功的董事長,仍然以讓人驚嘆的工作量,勤奮地耕耘著。對他來說,有太多東西需要思考:前些年,他為怎么把晨光帶上一條正規化道路而苦惱;如今,在晨光蒸蒸日上的時候,他又為晨光沖出國門,走向國際市場而運籌帷幄。
“一針一線,當思來之不易”,這是他與員工談話時常說的話。晨光歷經近三十年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在創業初期所經歷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瓶頸,雖然在如今看來,早已云淡風清,但正是這些困境的磨礪,讓繆國元養成了勤儉、嚴謹、事必躬親的行事作風。
“晨光是我的精神寄托,這么些年,我把精力都撲在晨光上面了。幸運的是,我收獲了一個足夠讓人信賴的好團隊,有了他們的攜手努力,才讓晨光的發展更加順利。”談起這些,繆國元一如眾人評價:低調謙遜,彬彬有禮,絲毫沒有時下世人常見的張揚之氣。
“勤儉”二字,在他身上,能品出不一樣的感覺。低調的行事風格,似乎是他個人形象的標簽:對自我苛刻要求,對細節嚴密把控。但讓人驚嘆的是,他對員工卻異常大方,他與晨光高層開會時直說,“該獎的時候就得獎”。這種勤儉與大方的矛盾品質,卻彰顯了他張弛有度的風格。
晨光董事長繆國元還有一個身份:區人大代表。他常和身邊的人笑言:“人大代表這個身份讓我壓力很大,唯恐做的不夠好,不能真正替百姓辦事。”實際上,他所做的事情,有目共睹。他深入生活,經常傾聽選民的意見和要求,卜東線黑色道路、桃源路改造,村前夏甸橋改進重建等建議均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這些事,都是在他的努力下促成的。
成功者有很多,成功之后仍能保持當年的質樸作風的極少,而晨光董事長繆國元,卻一直踐行著當初創業的初衷:服務眾人,回饋感恩。
晨光起源于湟里鎮,在企業發展前期,他就以讓人欽佩的毅力,踏上了反哺之路。從2004年開始,晨光先后為湟里鎮的公共設施建設、農田水利建設、教育設施等投入近千萬元。
“湟里是晨光的起點,在我有能力的時候,有義務把它建設得更加美好。”這是繆國元的原話。成長于湟里,這種難以割舍的地域之情,是觸動他回饋社會的原動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慈善的認知,也變得更為開闊:反哺、感恩或許是最開始的初衷,但到后來,責任感便成為慈善的助推力。這種動力的升華,讓他在后來的慈善路上更加努力。
“德行兼修的人,應該肩上有責任,心中有大愛,這才是我做這些事的初衷。”身兼企業家和人大代表的雙重身份,繆國元不浮不躁。這種心態,一如多年前,從未改變,而他也在兢兢業業的努力中,踐行著當初的諾言。